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穿戴式裝置發展網球運動的負荷指標
    (2023) 吳家豪; Wu, Chia-Hao
    前言:負荷監控對運動員相當重要,這會影響訓練效果與傷害風險,目前尚未出現結合內外在負荷及網球專項特性的負荷指標。穿戴式裝置常被用於測量網球之擊球負荷,能夠辨別擊球動作及球速,但並沒有研究針對動作強度等擊球負荷指標做探討。目的: 1.探討隨著強度增加或疲勞累積時,外在負荷及運動表現與疲勞特徵的相關性。2.觀察擊球表現隨負荷漸增的變化。方法:十二名受試者配戴心率帶、Zepp2 sensor和IMU進行網球專項耐力測試,每分鐘增加送球頻率並詢問RPE分數,至受試者力竭則停止測試。結果: PlayerLoad與內在負荷指標皆呈現顯著相關,其中HRR%(r = 0.605)、RPE(r = 0.639)、TRIMP值(r = 0.481)、平均HR(r = 0.602),皆呈現中度相關; 擊球負荷(Hitting Load)與內在負荷皆呈現顯著相關,其中RPE(r = 0.508)呈現中度相關,HRR%(r = 0.365)、TRIMP值(r = 0.276)、平均HR(r = 0.367)則呈現弱相關。結論: PlayerLoad和擊球負荷能實際應用在實際網球訓練中,且對比與單一外在負荷指標,運動表現參數以迴歸公式計算後有更佳的相關性,透過這些方法,能提升未來外在負荷指標應用於網球運動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