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國小教師疲勞程度與運動行為和心肺適能之比較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3-12-01) 陳秀蘭; 方進隆; 莊弘毅; 朱雅菁
    目的:比較不同疲勞程度教師的運動行為及心肺適能之差異;並探討疲勞程度、運動行為及心肺適能之相關性。方法:隨機抽取臺北市40所小學,依據學校規模發放10~30份,實施「個人疲勞強度問卷中文版」(CIS)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800份,剔除無效卷,得到有效樣本733份,再根據其CIS之結果,採立意取樣方式徵求女性教師,疲勞組(CIS>76)36位與非疲勞組(CIS≦76)58位,共94位女性教師填寫「運動行為」問卷,並實施六分鐘走路測驗以評估身體活動量與心肺適能。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和皮爾森積差相關方法分析和比較。結果:一、不同疲勞組別女教師之運動行為有顯著差異(p<.05),非疲勞組教師之運動行為(M=12.31)顯著高於疲勞組(M=9.75)。二、不同疲勞組別女教師之心肺適能有顯著差異(p<.05),非疲勞組教師心肺適能(M=710.10公尺)顯著高於疲勞組(M=678.20公尺)。三、疲勞程度與運動行為、心肺適能呈顯著負相關(p<.05);運動行為與心肺適能呈顯著正相關(p<.05)。結論:運動行為較高或心肺適能較佳之國小女教師較不易疲勞;運動行為和心肺適能與疲勞程度有相關。
  • Item
    心肺適能與壓力知覺水準對國中生學業表現的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學室, 2014-03-01) 陳玉英; 王中邦; 方進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水準與學業表現的關係,並比較不同心肺適能與壓力知覺程度的學生在學業表現的差異情形。方法:以新北市某國中101學年度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369人(男生196位,女生173位)。在段考前一個月測量心肺適能(男1600公尺、女800公尺跑走測驗)和壓力知覺,並收集第一次段考國文、英文、數學等三科成績,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結果:一、國文、英文及數學段考成績分別與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成績呈正相關(p<.05)。二、心肺適能較佳學生三考科成績表現明顯優於較差者(p<.05)。三、中等壓力知覺學生的三考科成績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及較高者(p<.05)。四、在不同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水準下,學生在國文、英文及數學成績表現上有明顯的交互作用(p<.05)。中等壓力知覺水準時,心肺適能較佳學生成績表現明顯優於較差者,而在較高及較低壓力狀態學生學業表現不受心肺適能的影響(p<.05)。結論:本研究發現求學階段的國中學生學業表現明顯受心肺適能及壓力知覺因素影響。再者,心肺適能對學業表現的正面效益會因不同的壓力知覺情境而改變,當學生處在適度壓力知覺時,其學業成績明顯因心肺適能較佳而表現較好。
  • Item
    有氧適能的改善方法
    (教育部體育署, 1993-06-01) 方進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