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適應身體活動之心理議題文獻分析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2015-09-01) 陳勇安; 闕月清; 卓俊伶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應身體活動期刊(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APAQ)在心理議題的研究現況。蒐集1984-2012年共29年間,共73篇聚焦於失能者的實證性研究。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對研究時間、研究方法、研究主題及研究參與者進行編碼及分析,以瞭解期刊研究的發展方向。結果發現:(1)心理議題從2000年開始大幅成長;(2)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為主,共45篇;(3)研究主題以自我知覺的24篇占多數,態度/動機亦有21篇之多;(4)研究參與者則以肢體障礙為,共29篇。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臺灣運動教育學博碩士學位論文研究趨勢:1994~2013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5-09-01) 闕月清; 陳詠儒
    本文分析1994至2013年間,臺灣運動教育學相關博碩士學位論文之完成年份、學位類別、主題、方法及對象,以瞭解我國運動教育學相關博碩士學位論文發展趨勢。我國運動教育學博碩士學位論文,就總數而言,20年間有大幅度的增長,但絕大部分為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數比例甚低。主要的研究議題自2003年由課程轉向教學後,皆呈現以教學研究為主的情形。而近八成的學位論文採問卷調查法與實驗研究法,使量化研究方法成為20年間主要的研究方法取向。研究對象則一直以來以國小學生為主,其次為中學生。為達各研究議題均衡發展及研究品質提升之目的,期勉我國運動教育學領域學位論文,提升博士論文之質與量、採用質性或混合研究方法、重視體育課程與體育師資培育議題,並針對各學齡學生不同的特質與需求探究運動教育學相關議題。
  • Item
    適應身體活動之心理議題文獻分析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2015-09-01) 陳勇安; 闕月清; 卓俊伶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應身體活動期刊(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APAQ)在心理議題的研究現況。蒐集1984-2012年共29年間,共73篇聚焦於失能者的實證性研究。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對研究時間、研究方法、研究主題及研究參與者進行編碼及分析,以瞭解期刊研究的發展方向。結果發現:(1)心理議題從2000年開始大幅成長;(2)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為主,共45篇;(3)研究主題以自我知覺的24篇占多數,態度/動機亦有21篇之多;(4)研究參與者則以肢體障礙為,共29篇。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