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慣性感測器測量疲勞前後跳躍動作著地時足部變化
    (2017) 楊京叡; Yang, Ching-Jui
    目的:利用陀螺儀了解疲勞前後跳躍著地時足部動作參數的變化。方法:本實驗招募12名健康女性,在熱身後收取3次疲勞前下蹲跳數據後進行疲勞誘發運動處理程序,達到疲勞後收取3次疲勞後下蹲跳數據。利用動作分析系統了解著地瞬間踝關節角度並用慣性感測器了解著地瞬間加速度值與蹠骨動作角速度值及著地緩衝期加速度與角速度第一極值與傾角變化量,並以皮爾森相關係數了解陀螺儀及動作分析系統測得之蹠骨角速度值的相關性及魏克生符號檢定比較疲勞前後的結果。結果:著地緩衝期中,慣性感測器與動作分析系統測得之蹠骨角速度值之相關性在三個平面動作上皆有高度相關 (背屈/蹠屈:r=0.977;內翻/外翻:r=0.993;內收/外展:r=0.956)。疲勞後著地瞬間踝關節外展角度顯著增加 (疲勞前:-9.39±5.48度,疲勞後:-11.80±4.32度;p=.033)、前後方向加速度值由向前顯著改變為向後(疲勞前:-0.25±0.46 G,疲勞後:0.25±0.69 G;p=.033)且外翻角速度顯著增加 (疲勞前:-57.20±45.20度/秒,疲勞後:-118.68±52.66度/秒;p=.016)。著地後的向外側的加速度極值 (疲勞前:-0.80±0.27 G,疲勞後:-1.07±0.23 G;p=.016)及外翻角速度極值 (疲勞前:-78.92±33.73度/秒,疲勞後:-127.33±50.60度/秒;p=.050)顯著增加,緩衝期的外翻角度變化量顯著增加 (疲勞前:-0.76±5.91度,疲勞後:-4.44±4.72度;p=.021)。結論:放置在足部的慣性感測器可偵測到疲勞前後足部動作變化,而足部外翻角速度的變化可發展為疲勞指數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