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師大游泳館顧客流失率之分析研究(2021) 陳睿紳; Chen, Rui-Shen隨著國人對於游泳運動需求的增加,游泳館產業市場日趨擴增。政府積極廣布各級學校游泳館之興建,以滿足國人對於游泳運動的需求。臺師大游泳館於民國103年建置顧客資料庫系統,但未進行顧客資料分析。本研究以臺師大游泳館顧客為研究對象,搜集2014-2018年顧客會員資料共2,444筆進行分析,了解顧客流失之特徵分析,以提供游泳館行銷參考之資訊。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進行分析,所得研究結果為:男性顧客 (50.5%) 多於女性顧客 (47.2%);年齡以20歲 (含) 以下 (24.8%) 居多;居住地區以非大安區且非中正區 (85.1%)多於大安區或中正區 (14.9%);顧客類型為次數型 (81.4%) 多於期限型 (18.6%);繳費金額以3,001-6,000元 (33.1%) 所佔比例最多;最常使用時段為晚上 (40.4%) 佔最多。臺師大游泳館顧客流失特徵為男性 (50.2%)流失率最高;年齡20歲 (含) 以下 (26.1%) 流失率最高;居住地區以非大安區且非中正區 (84.5%) 流失率最高;顧客類型以次數型 (85.5%) 流失率最高,;繳費金額以3,001-6,000元 (37.0%) 流失率最高;最常使用時段為晚上 (41.2%) 流失率最高。研究建議降低20歲以下的游泳館顧客流失,並且滿足60歲以上的游泳館顧客之需求。Item 長期游泳中老年人的心肺適能與身體組成的年間變化(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82-12-01) 卓俊辰Item 游泳抓臺式與起跑式出發之水面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 2013-10-01) 李垂裕; 黃長福; 李靜雯前言:本研究目的為比較游泳抓台式出發與起跑式出發在水面下動作之差異。方法:12名國內優秀男子游泳選手,其中6名專長為抓台式出發(平均年齡23±1.9歲,平均身高174±3.5公分,平均體重75±4公斤,50公尺最佳成績25.1±0.6秒);6名專長為起跑式出發(平均年齡21±1.3歲,平均身高177±4.9公分,平均體重73±3公斤,50公尺最佳成績24.6±0.4秒)。水面上使用一台JVC9800數位攝影機及水面下SONY數位攝影機各乙部,擷取頻率60Hz,以KWON3D 3.1版動作分析軟體,來進行受試者水面下運動學參數分析。統計方法為使用獨立樣本t考驗來檢驗兩組間各項運動學參數在不同出發動作技術之間的差異,顯著水準設為α =.05。結果:本研究結果為抓台式出發與起跑式出發在水面下參數(入水範圍、水面下身體重心最低位置、身體重心最低位置水平與垂直速度、入水後振腰時機)與到達12公尺時間及速度之間皆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此外,結果發現兩組選手在重心還未到達最低點時,就開始使用海豚式踢腳振腰動作以增加水平速度。結論與建議:在水面下抓台式與起跑式兩種出發方式之間沒有差異性存在。建議游泳運動員在進入水中時可透過入水後角度的改變,在身體完全進入水中後改變身體姿勢來避免潛入水中過深。可透過水中攝影找出每位選手海豚式踢腳的時機點及是否潛入水中過深,並對照於水中滑行平均速度,藉此來建議選手是否適合在水中有較長的潛水時間與潛水距離。Item 游泳抓臺式出發之運動學分析(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室暨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2006-07-01) 李垂裕; 黃長福本研究目的主要針對優秀游泳選手在游泳抓台式出發動作中其水面上與水面下的運動學參數進行分析。受試者為一名國內優秀游泳女子選手,使用三台數位攝影機進行水面上與水中拍攝,並以Kwon3D分析軟體進行運動學參數分析。水面上之結果中受試者的反應時間為0.2秒,離台時間為0.87秒,離台角度為-5.42 度,離台速度為4.39公尺/秒,飛行時間為0.32秒,飛行距離為3.18公尺,入水角度為38.7度。在水面下受試者的入水後角度為24.7度,入水面積為0.73公尺,水位中滑行距離為5 .45公尺,水中滑行時間為2.87秒,振腰時機為入水後0.71秒與速度為1.92公尺/秒時,到15公尺時間為8.15秒,到15公尺速度為2.3 7公尺/秒。本研究之結論為1.受試者在離台後的飛行距離較短,透過反覆的出發跳水訓練應可增加飛行距離。2.入水角度過大將導致潛水深度過深且影響滑行時間。建議受試者在水中的海豚式振腰踢腳動作之連續性熟練度需要再加強練習。Item 籃球和游泳運動員運動自我概念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3-07-01) 黃振紅; 呂碧琴; 劉一民評Item 「光榮犧牲」的省思(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5-09-01) 林玫君; 陳羿戎Item 各國游泳課程、能力規範及經營情形之比較(教育部, 2010-06-01) 林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