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國中運動代表隊選手心理需求、自我決定動機與自我設限之關係研究
    (2011) 吳玉真; Yu-Chen Wu
    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心理需求(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對自我決定動機之預測情形;(二)探討自我決定動機對自我設限之預測情形;(三)探討心理需求透過自我決定動機對自我設限之預測情形。本研究的參與者為臺北市 99 學年度八所國中體育班學生,共發 419 份問卷,剔除未全程參與者和漏答題數過多者,有效問卷共有 337 份。其中男生 214 人,女生 123 人,年齡介於 12 至 16 歲之間。採用的量表包括自主性量表、勝任感量表、關係感量表、自我決定動機量表及自我設限量表。研究結果顯示:(一)在心理需求對自我決定動機之預測方面:發現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能顯著正向預測內在動機、認同調節以及自我決定動機總分;勝任感能顯著正向預測內射調節與外在調節;勝任感與關係感能顯著負向預測無動機。(二)在自我決定動機對自我設限之預測方面:發現無動機能顯著正向預測自我設限;自我決定動機總分能顯著負向預測自我設限。(三)在中介效果驗證方面:發現自我決定動機總分對勝任感以及關係感與自我設限的關係具有完全中介的效果。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本研究亦針對運動訓練實際運用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高中體育班學生2x2成就目標、教練社會支持對自我決定動機之預測:心理需求的中介效果
    (2014) 邱淑苑; Chiu, Shu-Yuan
    本研究目的有六:(一) 探討2×2成就目標對心理需求的預測情形;(二) 探討教練的社會支持對心理需求的預測情形;(三) 探討心理需求對自我決定動機的預測情形;(四) 探討心理需求在 2x2成就目標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五) 探討心理需求在教練的社會支持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新北市383名高中體育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參與者填寫競技運動成目標量表修正版、教練支持量表、心理需求滿意度量表及自我決定動機量表。所得結果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及路徑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 精熟趨近目標可以正向預測勝任感;表現趨近目標可以正向預測關係感;(二) 教練的社會支持能正向預測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三) 知覺勝任感及關係感可以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自主性則否。其中以勝任感的預測力比較強;(四) 精熟趨近目標可以直接預測自我決定動機,也可透過勝任感預測自我決定動機,顯示勝任感在精熟趨近目標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表現趨近目標可以直接預測自我決定動機,也可透過關係感預測自我決定動機,顯示關係感在表現趨近目標與關係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表現逃避目標可以直接負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五) 教練的社會支持能直接預測自我決定動機,也能分別透過勝任感及關係感預測自我決定動機,顯示勝任感及關係感在練社會支持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本研究針對結果提出討論,亦對於實際運用與未來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健身運動意象對自我決定動機的預測-以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
    (2016) 陳紀蓁; Chen, Chi-Chen
    本研究目的有二: (一) 探討健身運動意象、基本心理需求與運動動機之相關情形; (二) 探討心理需求在健身運動意象使用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36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參與者填寫健身運動意象量表、健身運動心理需求滿足量表、健身運動行為調節問卷。所得資料以皮爾遜基差相關、路徑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 技巧意象、活力意象、樂趣意象與自主性、關係感、勝任感成正相關; (二) 技巧意象、活力意象、樂趣意象與內在動機、認同調節成正相關; 健身運動意象與無動機成負相關;(三) 自主性在技巧意象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 (四) 自主性在樂趣意象與自我決定動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本研究針對結果提出討論,亦對於實際運用與未來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大學生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學室, 2016-03-01) 黃中興; 張少熙; 黃國恩
    目的:本研究在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之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現況,以及探究各變項間的關聯情形。方法: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之大學部學生為對象,採用問卷方式 (含個人背景變項、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及幸福感等量表) ,以立意取樣進行調查,共取得有效樣本481 份。結果:學生之休閒運動心理需求以「自主性」最高;生活壓力以「課業壓力」最高;學生的整體幸福感有提升之空間。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分析方面,在休閒運動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正相關;在生活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方面,其結果則有顯著的負相關。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對幸福感之預測情形,在休閒運動心理需求變項中的勝任感構面、生活壓力變項中的課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關係、生涯發展等構面對幸福感有顯著的解釋力。結論:當學生在休閒運動心理需求中的勝任感滿意程度越高時,其知覺幸福感就會越高;當學生知覺在生活壓力中的課業壓力、生涯發展、家庭壓力、人際關係等壓力程度越大時,則知覺幸福感就會越低。因此,瞭解大學生對休閒運動心理需求及生活壓力的情形,並規畫完善的相關措施,以紓解繁重的生活壓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受,即顯得相當重要且務實的作法,而須加以持續的關注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