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小學生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以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為例
    (2008) 洪高良春; Kao-Liang-Chun Hung
    資訊科技已逐漸成為體育教學的一部份,然而多媒體電腦科技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仍不多見。為了讓學生得到人文素養與資訊科技知能均衡的發展,教育部建構了健康醫學學習網。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本研究將以實驗法進行,實驗組以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控制組則無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融入。在教學實施過後針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並使用問卷調查法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再進行歸納與分析。研究結果結果發現在實施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後,在健康與體育領域三個學習階段,實驗組的學習動機後測成績皆顯著高於前測。在學習動機四要素方面,第一階段實驗組的學生專注力與自信心均顯著高於控制組,關聯性與滿足感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第二階段實驗組的專注力、關聯性及自信心三要素均顯著高於控制組,唯滿足感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第三階段實驗組的專注力、關聯性與自信心三要素均顯著高於控制組,唯滿足感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建議教師計畫課程時,可將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融入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培養師生使用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的能力,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
  • Item
    體育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知覺之研究
    (2002) 黃清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一)探討體育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之重要程度。(二)探討體育教師知覺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之難易程度。(三)探討體育教師對課程內涵的知覺是否因個別因素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式,受試對象包含台灣省及直轄市之現職國中體育教師共554位,問卷回收率達69﹪。 經研究資料分析討論後,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體育教師對「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知覺之重要程度,以領域內之主題軸觀之,其重要程度依序為(一)、安全生活,(二)、生長與發展,(三)、健康心理,(四)、人與食物,(五)、群體健康,(六)、運動技能,(七)、運動參與等。對各主題軸之知覺均介於「重要」程度。 二、國中體育教師對「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之難易程度,以領域內之主題軸觀之,其難易程度由易到難依序為(一)、安全生活,(二)、生長與發展,(三)、群體健康,(四)、人與食物,(五)、運動技能,(六)、運動參與,(七)、健康心理等。對各主題軸轉化為實際教材難易程度之知覺,均介於「普通」程度。 三、在知覺領域內涵重要性方面,不同性別、教育背景、是否擔任行政職務、是否固定參與讀書會、及是否為試辦學校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有顯著影響;而不同區域、教學年資、參與研習時數、學校班級數、及服務地區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影響。 四、在知覺將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的難易程度方面,不同性別、教學年資、教育背景、是否擔任行政職務、及是否固定參與讀書會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有顯著影響;而不同區域、參與研習時數、學校班級數、服務地區、及是否為試辦學校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影響。
  • Item
    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 以宜花東三縣市為例
    (2005) 邵玉華; Shao Yu Hua
    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 之研究~以宜花東三縣市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內容包括:課程發展、創新教學、課程統整及多元評量等四層面問題。研究對象為宜花東三縣市九十三學年度擔任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教師,以自編之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普測及四個層面的訪談。所得資料以百分比、平均數及標準差來描述樣本基本資料及實施現況,並以獨立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在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之差異情形。獲得結論如下: 一、宜花東三縣市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整體實施情形屬中上程度(M=2.74)。在實施現況的四個層面中,唯有「課程統整」層面未達2.5分,顯示出教師各層面執行情形並不平均。 二、不同背景變項部分 (一)性別影響實施情形,在「課程發展」、「創新教學」、「課程 統整」及「整體實施」等四個層面上,男性教師高於女性教 師。 (二)研習時數影響實施情形,在「課程發展」、「課程統整」、 「多元評量」及「整體實施」等四個層面上,研習時數多者優 於從未參加研習的教師。 (三)學校規模影響實施情形,在「課程發展」、「多元評量」、 「整體實施」等三個層面上有所不同。12班(含)以下之小型 學校在課程發展方面較為不利。 (四)「專長」、「年齡」、「職務」、「年資」、「教學方式」等 背景不影響實施現況。 三、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遭遇到的問題包括:課程研究小組運作未真 正落實,影響執行狀況。師資不全與專業能力不足,影響教學品 質;學校場地設備資源不足,使得教學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唯 有教師對改革認同與投入時間心力,不斷的自我充實與實踐,才 能解決問題。
  • Item
    國小實施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統整實施之研究—以屏東縣三所小學為例—
    (2002) 李勝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實施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發展實境 ;藉由文獻的與文件資料分析,以及結構性訪談等研究方法,獲致以下結論。 一、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模式發展策略 (一)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模式發展策略 三所學校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的統整課程前,皆依本位課程發展的程序規準,分別設置和成立學校課程委員會與課程領域小組,並經由學校行政人員的積極運作,以形成學校相關教師人員的共識,進而著手發展與設計該校之統整課程。 (二)領域教師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模式發展策略 領域教師在課程統整模式發展的途徑與策略,從課程統整設計的程序發現,在步驟上,根據各領域課本的教材、尋找主題、設計統整活動或學習單等程序設計之。 二、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的教學設計 (一)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形式 三位教師分別採主題式的統整方式設計統整課程,.和聯結各科的橫向統整方式設計統整課程。採主題式的統整方式,主要著眼於主題式統整可使學生有較清楚的概念,且比較容易掌握學習主題,且可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系統且明確的概念而聯結各科的橫向統整方式,主要著眼於此種統整方式可使學習內容作廣範圍、大核心,且適中的整合。 (二)健康與體育領域的課程統整模式 三位教師所設計的主題式統整和聯結各科的橫向統整,從課程統整模式而言,分別為平行學科統整模式和單一學科統整模式;平行學科統整模式即Cone,Werner,Cone and Woods.等人的共有式課程統整模式,單一學科統整模式即Cone,..Werner,. Cone and Woods.等人的連接式課程統整模式。 (三)健康與體育領域統整模式和學理的契合性 三位教師所設計的平行學科統整模式,從學理的和文獻的分析結果對應其契合性。 三、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模式發展之困境與難題 (一)學校在健康與體育領域的統整課程發展之困境與難題 在課程統整發展與設計的歷程中,三所小學從課程的發展、設計到實施,皆呈現某種程度的困頓與難題,其中以教師的意願低、家長的壓力、課程實施時間不足,以及課程內容設計不佳(A1);教師形成負擔,徒具形式,對學生成就評量造成限制(A2);課程實施時間不足,造成定期評量困擾(A3)。 (二)領域教師在健康與體育領域的統整課程發展之困境與難題 領域教師在健康與體育領域的統整課程設計上,所面對且要突破的問題和困境,安東老師提出課程實施時間、課程進度、家長觀念、統整內容範圍的侷限性、創新度不足等的問題,將影響健康與體育領域的統整課程設計作為。 四、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方式與模式 三所小學的安東、安南與安西三位老師的健康與體育領域統整課程設計,就課程統整的方式與模式言之,在課程統整方式方面,三位教師所採用之方式,安東與安西二位老師採主題式統整(PT1,.PT3),而安南老師 採聯結各科的橫向統整(PT2);.在課程統整模式方面,安東與安南二位 老師是以平行學科統整(PC1,.PC2)做為課程統整的模式,而安西老師則以單一學科統整(PC3),做為課程統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