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跳遠踏板起跳階段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2007) 高崇壽; CHUNG-SHOU KAO
    跳遠依運動技術分析可分為助跑、起跳、空中動作、落地四個階段結合成跳遠的過程。其中以助跑與起跳階段對跳遠的過程最為關鍵,利用助跑速度,起跳腳以全腳掌踏板時,做出快而有力爆發性地完成起跳,創造較大的起跳瞬間重心速度及起跳角度。優秀跳遠選手常常也是好的短跑選手,但優秀的短跑選手不一定是好的跳遠選手,原因何在? 研究目的:在探討優秀跳遠選手與短跑選手(非跳遠專長)踏板起跳時,在執行跳遠之運動及內、外力特徵。研究方法:一台Redlake高速攝影機(125Hz)拍攝踏板起跳動作與一塊Kistler測力板(1250Hz) 同步、另一台SONY數位攝影機(60Hz) )拍攝助跑最後兩步動作,以Kwon3D 影像分析軟體處理並以Butterworth 4th-order Zero Lag Digital程式(cutoff frequency:6Hz)進行修勻。結果:優秀跳遠選手在跳遠成績、起跳瞬間重心垂直速度、起跳角度、踏板起跳階段重心垂直速度變化量、踏板瞬間髖關節淨力矩、髖關節功率、支撐瞬間踝關節功率顯著大於短跑選手。在相關统計方面,最後第二步最大水平重心速度、踏板瞬間重心水平速度、起跳瞬間重心垂直速度、重心合速度、起跳角度、踏板起跳階段重心垂直速度變化量、水平總衝量、制動衝量、推蹬衝量、垂直總衝量、踏板瞬間踝關節淨力、髖關節淨力矩、髖關節之功率、支撐瞬間踝關節功率與跳遠成績呈顯著正相關。踏板起跳階段重心水平速度變化量、支撐時間、最大垂直力量值所產生時間、推蹬時間、支持瞬間髖關節淨力、踏板瞬間膝關節淨力矩與跳遠成績呈顯著負相關。結論:在相同助跑速度之下,跳遠選手在跳遠成績優於短跑選手,在於跳遠選手有較佳的起跳瞬間重心垂直速度、起跳角度、踏板起跳階段重心垂直速度變化量、較短支撐時間和推蹬時間、有較佳的踏板瞬間髖關節淨力矩、髖關節功率、支撐瞬間踝關節功率及有較小的踏板瞬間膝關節淨力矩。
  • Item
    國小學童不同軟硬表面著地下肢勁度調節之機轉及其影響
    (2003) 許太彥; Hsu, Tai-Yen
    根據文獻顯示,當人體進行原地跳躍或向前跑的動作時,人體會調節下肢勁度以調和步頻或著地表面硬度的改變。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索國小學童從40公分高度跳台赤腳自然落下,著地在不同軟硬地墊時下肢勁度調節的機轉,並比較不同緩衝時間、不同軟硬地墊著地時,運動學、動力學和肌電圖參數的變化情形。 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男性學童10名為受試者,平均身高、體重、年齡分別為155.3 ± 8.2公分、48.0 ± 10.5公斤和11.9 ± 0.3歲。實驗使用Redlake高速攝影機(250Hz)、Kistler 9287型測力板(1000Hz)和Biovision肌電系統(1000Hz)同步收集運動學、地面反作用力和肌電訊號等資料,並運用動力學逆過程(Inverse Dynamics)的方法算出下肢各關節的內力、力矩及作功量。之後使用皮爾遜積差相關法來檢驗下肢勁度與下肢各關節勁度間的相關性,以確定影響下肢勁度之機轉;而不同緩衝時間及不同軟硬地墊所測得之運動學、動力學和肌電的資料經過分組及分析處理之後,使用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其差異的顯著性(a =.05),當達到顯著差異時,再使用薛費法加以事後比較。 本研究的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著地緩衝時間及著地表面軟硬質地都會影響下肢勁度。緩衝時間越短、著地表面質地越軟,人體下肢勁度越高。 二、不同軟硬質地表面著地下肢勁度調節之機轉經分析所得,髖和膝關節勁度都是影響人體下肢勁度最主要的變數。 三、較長的緩衝時間能減低地面垂直反作用力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下肢各關節的最大垂直受力以及膝關節的最大力矩;而較軟地墊的使用能有效減弱撞擊力峰值和下肢各關節的最大水平受力,並延緩撞擊力峰值的出現時間。所以較長的緩衝時間和較軟質地地墊的使用確實有利於學童下肢傷害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