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高齡者使用體健設施與多元性運動介入之效益
    (2023) 余義箴; Yu, Yi-Chien
    營造更適宜的環境並系統性地規劃具體運動方案之策略,是國家公共衛生與運動發展的社區介入重要策略。公園體健設施已成為促進高齡者健康的有效環境因子,可藉由多元性運動訓練的導入,達到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益處。本研究目的包含:1) 阻力調節效果的體健設施與多元性運動訓練模組整合,對高齡者的健康影響情形;2)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模組介入的延續使用之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兩階段的實驗設計進行驗證:1) 採用單組前後測研究設計,驗證本研究設計之社區公園體健設施多元性運動課程模組,結合油壓式阻力器材的效益 (n=39);2) 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規劃個人化的訓練內容,探討個別化課表是否可作為延續使用意願的可行方案 (n= 36, EG= 18),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 體健設施的阻力調節可能限制高齡者肌肉質量促進與體脂肪降低之效果,但提供個人化課表有助於提升肌肉質量與下肢肌力,且可延續身體功能方面的平衡能力。(二)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無法提升中等至高強度、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量及跌倒自我效能,但提供個人化課表可能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及較高的跌倒自我效能。(三)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可提升高齡者對體健設施的動機與態度之整體平均分數,且可增加對政府政策的認同,但對當前政策推動結果的滿意程度降低;提供個人化課表更有機會使高齡者產生實際前往公園操作與複習體健設施的時間。(四) 提供個人化課表有助於增加運動方案介入結束後的效益,即有較高的前往公園次數與平均複習的時間。建議未來研究將可採用客觀儀器掌握身體活動強度,釐清高齡者於複習操作時所產生的身體活動量之強度,並探討對體健設施的態度與動機的改變因素,進一步制定其他可持續引發高齡者使用體健設施意願的策略。相關政策單位於建置公園體健設施時,可考慮增加使用時的阻力強度回饋機制,並檢視效益較高的特定器材,以利最佳化的發揮社區環境建設。
  • Item
    台灣中老年人特定範疇身體活動與全因死亡率預測:前瞻性世代研究
    (2022) 劉育泰; Liu, Yu-Tai
    身體活動為促進成年人健康、降低疾病風險的重要因子之一。但目前以台灣人為族群的研究中,尚未清楚達到閒暇時間身體活動建議量與死亡風險的關聯,此外,在未達到建議量的族群中,從事家事活動對降低死亡風險的影響也未知。據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中老年人從事符合建議量的閒暇時間身體活動與否,對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此外也針對做不足身體活動量的族群,探討其參與家事活動與否,在全因死亡風險上的差異。研究方法採用前瞻性世代研究設計,樣本來源為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TLSA) 2003年的資料,依據身體活動官方建議量、身體活動範疇進行樣本分組,並以2015年TLSA存活資料收集全因死亡率,最後以存活分析中的Cox比例風險模型檢驗不同身體活動分組下的全因死亡風險。結果顯示,在閒暇身體活動範疇中,有達到建議活動量組,相較未達到建議量組,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HR=0.83, 95% CI: 0.72-0.96);而在未達身體活動建議量的族群中,有從事家事活動組,相較沒從事家事活動組,也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HR=0.82, 95% CI: 0.73-0.93)。此研究證實做符合建議量的閒暇時間身體活動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而若做不足量,也能透過做家事來降低風險。此研究的發現具有實務應用價值,提供人們安排健康生活的指引。
  • Item
    臺灣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
    (2018) 林慧敏; Lin, Hui-Min
    身心學逐漸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領域,因此專業性和應具備之專業能力的廣度和深度更是重要,建構臺灣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不僅能成為指導員培訓系統的建立指標,並且也能夠作為身心動作指導員自我評鑑、自我成長之依循標準。本研究目的旨在建構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並進一步了解各指標之內涵與各指標之權重。本研究方法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透過文獻分析、半結構式訪談10位專家學者,以建構身心動作教育專業能力指標之架構與內涵;第二部分以德爾菲法、AHP層級分析法調查10位專家學者之意見,總共20位研究參與者,共三回合之問卷施放,並將專家提供之意見加以分析,以建構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指標。研究結果發展出臺灣身心動作教育之專業能力指標,包含3項第一級指標構面、8項第二級指標向度、42項第三級指標敘述;並藉由權重分析發現第一級指標構面中專業技能最為重要,第二級指標向度中動作操作能力最重要,第三級指標敘述中在專業知識中以生理解剖知識、身心學理念與哲學思想最重要;在專業能力中以自我覺察能力、表達與區分不同的動作質感、給予建設性的建議與回答問題的能力;在專業態度中以遵循職業道德理論、以及能夠不斷自我提升最為重要。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培訓單位指導員之訓練及教學考核、提供實務工作者自我檢視、提供消費者或學生檢視指導員專業性、提供培訓相關單位能夠參考各指標之重要程度來規劃課程之參考。
  • Item
    松年大學老人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研究
    (2003) 鄧錦榮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松年大學老人的睡眠品質現況,及探討個人屬性、身體活動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係。內容以台北縣新店行道會松年大學100位的老人為研究對象,由研究者面對面親訪的方式收案,個案的平均年齡為71±8.32歲。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評估個案睡眠品質之得分介於0-12分,平均得分為6.26±2.65分 ,其中睡眠品質不佳者(PSQI>5)佔45%。 經本研究調查所得的資料,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處理後的結果,發現睡眠品質與相關因素的關係如下: 一、個人屬性中除自覺健康較差者其睡眠品質有顯著不佳之外(p<0.01),在罹患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老人,其睡眠品質亦有顯著不佳的情形(p<0.05)。其他屬性則與睡眠品質沒有顯著的相關。 二、松年大學的老人其身體活動以「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測得平均得分為172.88±55.68分,年齡愈大、自覺健康愈差之個案其身體活動量愈少。同時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r=-0.214,p<0.05),也就是說身體活動量愈大者,睡眠品質愈佳。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松年大學的老人睡眠品質並不佳,而睡眠品質與身體活動皆有顯著的相關性存在。
  • Item
    老年男性不同踝臂指數與下肢肌肉氧合能力及心肺適能之研究
    (2013) 周宛嬋; Wan-Chan Chou
    踝臂指數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是一項用來評估周邊動脈栓塞的嚴重程度及判斷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指標,近年研究指出較低的ABI之老年人其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死亡率也較高,但ABI過高亦會導致血管鈣化,有關不同ABI老年人之身體功能和下肢氧化功能過去較少文獻探討。本研究目的比較三組不同ABI老年男性下肢肌肉氧化功能、心肺適能和身體活動量之差異,及六分鐘步行運動期間與恢復期之肌肉氧化功能之差異,同時探討心肺功能、身體活動量和肌肉氧化功能之相關。本研究招募及篩選20名年齡64~85歲男性為自願參與者,其中5位ABI<1.1為實驗A組、10位ABI介於1.1~1.3之間為正常對照組、5位ABI>1.3為實驗B組,所有受試者接受ABI指數測量、身體活動量問卷調查、六分鐘走路測驗,並利用近紅外光光譜儀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作為肌肉氧化能力檢測工具,觀察受試者在運動前、六分鐘步行運動中及運動後恢復期的下肢肌肉氧化功能變化。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比較三組運動前與運動期間各項參數之差異,其顯著水準定為α=.05,再以薛費法進行事後比較,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探討依變項之間的相關。結果顯示(一)正常對照組老年人每週身體活動量大於實驗兩組,而坐姿時間部分實驗A組顯著大於實驗B組 (p<.05) 。(二) 正常對照組老年人之心肺適能顯著大於實驗A組 (p<.05)。(三)三組老年人間安靜期總血紅素 (THB) 和組織氧飽和指數 (TSI%) 無顯著差異,運動期時,正常對照組老年人THB和TSI%顯著高於實驗兩組 (p<.05) 。(四)老年人心肺適能與TSI%呈顯著正相關 (p<.05) 。ABI正常組之老年男性有較大之心肺適能,運動期間下肢肌肉有較佳的氧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