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腹直肌疲勞對下肢跳躍表現與著地負荷的影響
    (2013) 黃膺喆; Ying-Che Huang
    排球選手在比賽中會有反覆的跳躍著地動作,使下肢承受相當大的負荷。下肢關節疼痛是排球選手常抱怨的運動傷害。從以前的研究得知,核心肌群的穩定在四肢快速移動前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目的:腹直肌疲勞對下蹲跳(CMJ)與扣殺式跳躍(SPJ)的跳躍表現與著地負荷的影響。方法:健康的優秀大專男子排球選手12名。使用三維動作分析系統、測力板與表面肌電收集參與者下蹲跳和扣殺式跳躍時腹直肌與下肢肌群活動的關連性。收集前測資料後,介入腹直肌訓練約10分鐘,並立即收取後測,比較腹直肌疲勞前後的影響。統計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腹直肌疲勞後,質心最低位置提高,跳躍最大高度降低。起跳腳踝關節力矩減少,制動腳負荷比率增加。結論:腹直肌疲勞後,選手無法完全下蹲,導致跳躍表現變差;著地時的策略改變,造成制動腳負荷變大。教練可針對選手的核心肌群加強訓練,以增加選手運動表現的穩定度及降低下肢傷害的風險。
  • Item
    下背肌疲勞對籃球跳投表現與著地負荷之影響
    (2014) 郭文杰; Kuo, Wen-Chieh
    籃球選手在比賽中常執行大量跳躍動作,造成下肢承受大量負荷而有受傷風險。而核心肌群具有對軀幹平衡的控制力,能在跳躍時維持身體完成動作技能,並控制身體穩定落地,以降低下肢在落地時的不穩定負荷。目的:下背肌群疲勞對下蹲跳躍與兩步跳投的跳躍表現與著地負荷的影響。方法:健康的大專一般男子組選手12名,年齡22.83歲,身高177.96cm,體重74.48kg。使用三維動作分析系統、測力板與表面肌電系統收集資料。比較受試者進行下蹲跳和兩步跳投時下背肌群與下肢肌群活動的關連性。收集前測資料包括命中率、矢狀面運動學參數、下肢動力學參數、肌電圖資料等後,再介入下背肌群訓練約5分鐘,並立即收取後測,比較下背肌群疲勞前後之影響。統計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下背肌群疲勞後,投籃命中率由72.5%下降到59.2%,膝關節下蹲角度減少使質心最低位置提高。下蹲跳落地時股二頭肌活化下降,兩步跳投落地時墊步腳負荷比例增加4.6%。結論:下背肌疲勞後,選手投籃命中率下降;著地時的型態改變,造成墊步腳負荷加大,且股二頭肌活化程度下降。選手可以加強核心肌群的能力,以增加運動表現的穩定及降低傷害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