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身體活動量對更年期潛在高血壓婦女合併睡眠問題的心血管功能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2015) 林怡姿; Lin, Yi-Zih
    更年期婦女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的改變,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升;已知運動可改善心血管及睡眠功能等,但過去研究鮮少探討運動訓練過程中更年期婦女之生理變化,且長期的資料收集有一定的困難性。目的:以資料雲端化的方式記錄長時間的生理數值變化,了解身體活動的介入對更年期潛在高血壓婦女在心血管功能及睡眠品質的影響。方法:招募23位更年期潛在高血壓婦女 (收縮壓 > 120 mmHg or 舒張壓 > 80 mmHg),年齡為56-71歲,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進行四週有氧運動,每週至少健走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每天早、晚需量測血壓,每週進行一次24小時自律神經檢測。控制組則不額外做身體活動的介入。統計分析以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及95%信賴區間做差異比較,顯著水準定為p<.05。結果:實驗組之早上收縮壓與舒張壓皆於身體活動介入後第二週顯著下降,收縮壓下降9.85.3 mmHg、舒張壓下降8.41.3 mmHg;晚上收縮壓與舒張壓則在第三週顯著下降,收縮壓下降9.86.3 mmHg、舒張壓7.30.3 mmHg及心率沒有明顯改變。早上副交感神經活性及晚上交感神經活性於第三週顯著下降;早上交感神經活性及晚上副交感神經活性於第三週顯著上升。睡眠品質PSQI兩組前測與後測結果並無顯著差異,而ESS嗜睡量表則是運動組於第一週後就有顯著下降。結論:四週提升身體活動的介入可以改善更年期潛在高血壓婦女的血壓;心律變異性早晚之差異變大,表示身體狀況變好,越能夠有效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關鍵詞:自律神經功能、雲端記錄、身體活動、更年期婦女、血壓、睡眠
  • Item
    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2005) 陳祈維; Chy-wei Chen
    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2005年6月 研 究 生:陳祈維 指導教授:方進隆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的影響,並瞭解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睡眠品質之現況及關係。以34位年齡介於45至55歲(M=49.91歲,SD=3歲),正處自然停經(M=49.83歲,SD=2.56歲)階段之更年期婦女為研究對象。運動介入以每週三次每次50~60分鐘(暖身運動5-10分鐘、主要有氧運動30-40分鐘、緩和運動5-10分鐘)之中低強度(最大心跳數55﹪~75﹪)有氧運動課程,進行二十四週實驗,並於實驗前、後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Greene 更年期症狀量表檢測,藉以評估有氧訓練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與「睡眠品質」之效益。個案更年期生理症狀得分介於0-11分,平均為3.35±2.68分,睡眠品質得分介於0-13分,平均為5.44±2.71分,其中睡眠品質不佳者(PSQI>5)佔38.2%。將所得的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分析處理,顯著水準為α=.05。研究結果得知: 一、不同停經階段之更年期婦女在「生理症狀」表現上呈顯著性差異(p<0.05),即停經後期之「生理症狀」困擾高於停經中期,停經中期高於停經前期;且停經後期生理症狀困擾顯著高於停經前期(p<0.05)。 二、更年期婦女之「生理症狀」及「身體症狀」分別與「主觀睡眠品質認知」、「睡眠困擾」,皆呈現顯著正相關(p<0.05)。 三、有氧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身體症狀」有顯著改善效果(p<0.05);且對「整體睡眠品質」、「主觀睡眠品質認知」、「睡眠潛伏期」、「睡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白天功能障礙」等變項有顯著改善(p<0.05)。 二十四週有氧運動介入可改善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 關鍵詞:更年期婦女、睡眠品質、生理症狀、有氧訓練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