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動態恢復對短期跑步訓練後體內免疫細胞及其亞群數目的影響
    (2006) 劉宏文
    選手進行激烈訓練是為了追求更卓越的運動表現,但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可能伴隨著激烈的訓練而提高,進而影響訓練的成果及個人的健康。已知動態恢復能緩和單次激烈運動後免疫抑制的現象,但對於短期連續的激烈運動之影響仍是未知,因此本研究針對短期跑步訓練後,白血球及其亞群數目變化進行探討。 本實驗對象為20位高中田徑隊男性選手,依照最大攝氧量進行配對,分為動態恢復組(平均年齡:16.17±1.13歲,最大攝氧量:57.25±8.71 ml/min-1‧kg-1)和安靜休息組(平均年齡:16.63±1.03歲,最大攝氧量:58.52±9.00 ml/min-1‧kg-1),兩組均進行連續七天的漸增衰竭運動,動態恢復組在每天衰竭運動後,再接著20分鐘低強度 (35﹪VO2max) 運動,而安靜休息組則採坐姿休息。並於第1、第4及第7天運動前、運動後立即、運動後20分鐘及運動後2小時進行採血,以便分析白血球、嗜中性球及淋巴細胞數目和T淋巴亞群、B細胞及NK細胞比例。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和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除第一天運動後2小時及第7天運動前,動態恢復組CD3+CD4+亞群的比例顯著低於靜態恢復組,其餘採血點兩組白血球、嗜中性球和淋巴細胞數目及T淋巴細胞亞群、B細胞和NK細胞比例均無顯著差異。動態恢復介入對於連續衰竭運動後恢復期免疫細胞變化的趨勢與靜態恢復組相當,但可觀察到動態介入能緩和連續衰竭運動後恢復期淋巴細胞減少的趨勢。因此本研究顯示35﹪VO2max動態恢復,在運動後2小時內採血點與靜態恢復比較,對於舒緩免疫抑制的現象,並無顯著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