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十二週連續性及間歇性有氧運動對健康體適能及運動態度之差異比較(2004) 許芳菱本研究主要探討十二週連續性及間歇性有氧運動對健康體適能及運動態度之影響。研究以桃園高中高三女生為對象,依班級分為三組,包括連續組、間歇組和控制組,每組皆有45位受試者。連續組與間歇組同學參與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其中有二十分鐘運動強度達最大心跳率 60-75%,另十分鐘為熱身與緩和伸展運動,間歇組中間休息5分鐘;控制組參與每週三次之體育課程。所有受試者均於訓練前後接受健康體適能測量,連續組和間歇組同學於訓練後接受運動態度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共變數分析和卡方分析比較其差異。結果發現如下: 一、組內部分:十二週訓練後連續組之腰臀圍比、心肺適能、肌耐力和柔軟度皆獲得改善(p<.05);間歇組之腰臀圍比、心肺適能和柔軟度皆顯著進歩(p<.05)。兩組之肌力皆未有顯著改變。控制組之腰臀圍比顯著改善(p<.05),肌耐力和柔軟度未有顯著改變,肌力和心肺適能則顯著退步(p<.05)。三組BMI指數都增加。 二、組間部分:連續組、間歇組和控制組在身體質量指數及腰臀圍比三組間都未達顯著差異;連續組與間歇組之800公尺和立定跳遠都顯著優於控制組(p<.05);連續組的仰臥起坐顯著優於間歇組和控制組(p<.05),而間歇組與控制組之間則沒有顯著差異;間歇組的坐姿體前彎顯著優於控制組(p<.05),其他各組間皆未有差異。 三、連續組與間歇組的運動態度大部份皆沒有太大差異,但連續組在從事有氧運動”很享受”和間歇組在運動後有"提昇運動能力” 這兩項兩組有顯著差異。 十二週有氧運動可提升高中女生大部分體適能,連續性或間歇性運動都具有相同的效果。連續性與間歇性有氧訓練對學生的運動態度沒有太大的差異。Item 12週跑走訓練對老年女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之影響(2012) 羅尹伶; LUO, YIN-LING目的:本研究目的探討12週跑走運動訓練對無規律運動習慣老年女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之影響。方法: 以21位健康無規律運動的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齡67.52 ± 2.44歲)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在訓練組(12名)與控制組(9名),訓練組接受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為保留心跳率40-60%的跑走訓練,對照組則維持原本生活習慣,所有受試者於12週前後分別接受YMCA電動負載腳踏車推估最大攝氧量、功能性體適能評估肌力、肌耐力、柔軟度、敏捷/動態平衡、2分鐘踏步走,以及認知執行控制Erikson Flanker測驗,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p<.05)。結果:在12週訓練後,老年人的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皆顯著進步(P<.05), 包括最大攝氧量(前測15.55 ± 3.26 ml/kg/min;後測19.15 ± 3.92 ml/kg/min、2分鐘踏步(前測133.67 ± 30.64次;後測143.67 ± 27.65次)、上肢柔軟度(前測1.96 ± 5.43cm;後測3.25 ± 5.25 cm)、上肢肌力(前測12.58 ± 2.02次;後測14.42 ± 1.62次)、下肢肌力(前測11.58 ± 2.31次;後測13.50 ± 3.26 次)、敏捷/動態平衡(前測 7.62 ± 1.54s;後測7.24±1.17s)、認知功能一致性(前測438.26 ± 56.12ms;後測408.64 ± 43.54ms)和認知功能不一致性(前測462.58 ± 67.36ms;後測 432.50 ± 50.04ms),訓練組的上肢肌力與認知執行控制也顯著優於控制組(P<.05)。認知執行控制與兩分鐘踏步有相關(P<.05)。結論:12週跑走訓練可改善無規律運動習慣老年女性的功能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能力。Item 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2005) 陳祈維; Chy-wei Chen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2005年6月 研 究 生:陳祈維 指導教授:方進隆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的影響,並瞭解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睡眠品質之現況及關係。以34位年齡介於45至55歲(M=49.91歲,SD=3歲),正處自然停經(M=49.83歲,SD=2.56歲)階段之更年期婦女為研究對象。運動介入以每週三次每次50~60分鐘(暖身運動5-10分鐘、主要有氧運動30-40分鐘、緩和運動5-10分鐘)之中低強度(最大心跳數55﹪~75﹪)有氧運動課程,進行二十四週實驗,並於實驗前、後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Greene 更年期症狀量表檢測,藉以評估有氧訓練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與「睡眠品質」之效益。個案更年期生理症狀得分介於0-11分,平均為3.35±2.68分,睡眠品質得分介於0-13分,平均為5.44±2.71分,其中睡眠品質不佳者(PSQI>5)佔38.2%。將所得的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分析處理,顯著水準為α=.05。研究結果得知: 一、不同停經階段之更年期婦女在「生理症狀」表現上呈顯著性差異(p<0.05),即停經後期之「生理症狀」困擾高於停經中期,停經中期高於停經前期;且停經後期生理症狀困擾顯著高於停經前期(p<0.05)。 二、更年期婦女之「生理症狀」及「身體症狀」分別與「主觀睡眠品質認知」、「睡眠困擾」,皆呈現顯著正相關(p<0.05)。 三、有氧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身體症狀」有顯著改善效果(p<0.05);且對「整體睡眠品質」、「主觀睡眠品質認知」、「睡眠潛伏期」、「睡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白天功能障礙」等變項有顯著改善(p<0.05)。 二十四週有氧運動介入可改善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 關鍵詞:更年期婦女、睡眠品質、生理症狀、有氧訓練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