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單手截取行動時間與空間的適應:直接知覺觀點
    (2011) 彭國威; Wayne Gwo-wei Peng
    行動者必須精確地調整時間與空間的參數,以執行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的截取行動。直接知覺概念主張個體直接擷取身體尺度訊息引致行動,並與環境交互作用;行動的適應是協調與控制改變的過程,受有機體、環境與工作之限制。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環境條件對單手截取行動之時間、空間參數與內在變項的影響,並檢驗行動尺度比率的界限與動作適應。30名成人以單手分別截取5種不同速度(2.1、3.2、4.6、5.4與6.0 公尺 / 秒)球體,並以平衡消去安排球速,每種球速試作10次。依變項蒐集9項運動學參數(截取行動的拇—中指最大開口距離、拇—中指開口最大速度、潛伏時間、傳送階段時間與位移、抓握階段時間與位移、接觸前最大速度、抓握最大速度)與3項速度相關行動尺度換算參數。經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一)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手部最大開口距離增加,且手部最大開口距離的變異性較為穩定;(二)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動作速度變快,其相對潛伏時間與動作時間較短;(三)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調整向前位移距離,其傳送階段位移與抓握階段位移較短;與(四)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行動尺度比率較大,且改變達特定閾值,行動尺度比率維持特定範圍。
  • Item
    知覺缺口跨越之環境賦使: 準確度、預測因子與年齡效應
    (2007) 黃嘉彬; Chia-Pin Huang
    摘  要   個體藉感官捕捉外在環境所釋放出有意義之訊息作為行動依據,再透過行動以知覺更多環境線索,此為知覺-行動聯結之過程。本研究以生態手段之直接知覺觀點探討此議題,找尋不同年齡族群於缺口判斷與實際跨越距離之差異情形、影響因子以及主成分類別。本實驗之參與者為21名兒童、18名成人與19名老年人,先測量身高、眼高、腿長、腿部肌力與髖關節柔軟度後進行一循環長度由50公分至130公分之缺口判斷測驗與實際跨越測驗。以3 (年齡) × 2 (跨越情境)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逐步迴歸之方式檢驗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是否與個體因子有正相關、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歸類影響因子之共同特質。結果發現:(一) 兒童族群與老年人族群之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距離相對於成年人有顯著差異、(二) 髖關節柔軟度和三族群實際跨越之結果有正相關,另外老年人之判斷跨越和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有正相關,實際跨越和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有正相關、和 (三) 影響三族群之個體因子皆可分成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主成分;不同族群之此二主成分累積解釋變異量均高於66%,可良好代表原始變數。結論為:(一) 相較於成人,缺口跨越之知覺-行動聯結準確度在兒童與老年人時期較低、(二) 髖關節柔軟度是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實際跨越距離之相關因子;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是老年人判斷跨越之相關因子;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是老年人實際跨越之相關因子、和 (三) 影響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之相關因素皆可歸類為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