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高齡者手機遊戲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質性研究
    (2021) 何咪娜; HO, Mina
    臺灣早在1993年便成為高齡化社會,拜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進步,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根據統計民國108年國人平均壽命達80.9歲,比較聯合國公布全球平均壽命,我國男、女性皆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分別多7.5歲及9.2歲。隨著平均餘命的增加,過去人們從退休到過世的時間很短,但依據我國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年齡延後至65歲,現在的人退休後至少多出15年的時間度過餘生。退休後時間該如何充分利用,以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及精神狀態,除了考慮高齡者福祉、生活及心理需求等議題,設計符合高齡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數位遊戲產品,可以讓高齡者有更多的娛樂安排,增加高齡者對生活的滿意度。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招募了6位有在玩手機遊戲、年紀介於55~69歲的高齡者。研究結果如下:(1)容易打發時間是高齡者參與的動機(2)高齡者對遊戲忠誠度高 (3)高齡者覺得遊戲內社交行為麻煩 (4) 高齡者玩遊戲活化腦力防失智,也擔心視力退化。   整體而言,5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擁有許多寬裕的時間,也因此生活感到無聊,若從休閒的視角出發,像手機遊戲這種免費又能隨手取得的休閒方式,足見手機遊戲對高齡者來說是打發時間的最好選擇。
  • Item
    網球運動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平衡能力之研究
    (2010) 吳明欽; Ming-Chin Wu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比較有無規律網球運動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平衡能力之差異。甄選40位規律從事網球運動(網球組) 和40位無規律運動(對照組)男性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65.1 ± 3.5歲。有規律網球運動者從事網球運動至少三年,每週至少打網球3天。以「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 Tri-axial;RT3) 測量假日與非假日身體活動量,且以福樂進階平衡表(Fullerton Advanced Balance scale, FAB scale)測量10個項目之平衡能力。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及獨立樣本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網球組老年人每天身體消耗的總熱量為(2277.3 ± 549.8kcal/day)明顯高於對照組的(2073.1 ± 522.3kcal/day) (p<.05);網球組老年人之 10個項目平衡能力(總分)顯著優於對照組(p<.05)。 結果顯示規律從事網球運動男性老年人有較高之身體活動量和有較佳之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