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Item 12碼罰球足內側射門在踢向 不同目標之踢球腳肌電活化程度研究(2014) 趙孟哲; Meng-Zhe, Zhao足球運動中,最常見的射門方式是足部射門。而足部射門方式尚能分為足內側射門與正足背射門等兩種方式,由於十二碼罰球的判決往往影響一場比賽的勝負,因此提高12碼命中率的議題變得很重要。在兩種不同的射門方式中,足內側射門的精準度較高於正足背,精英的選手往往將足球踢向四個角落,出球速度並不快,讓守門員難以防守,不過有時因為肌肉過度用力導致錯失得分機會。本研究目的以八名大專足球一級聯賽選手為實驗對象,目的在探討選手在進行12碼罰球時,踢向不同目標的踢球腳肌電活化程度及其運動生物力學參數;以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250Hz)擷取人體射門動作反光球資料,經由Visul 3D軟體計算運動學參數,同步利用Noraxon無線肌電圖系統(1500Hz)擷取人體肌電訊號,並以HiSpec 4(500Hz)高速攝影機側拍射門動作來做動作分期;所以有參數均利用SPSS20.0版本統記套裝軟體進行計算,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發現:一、運動學的資料中在踢向上目標(目標1、目標3)的髖關節有較大的屈曲角度變化、膝關節有在後擺期有較大的屈曲角度變化、觸球期有較大的伸展角度變化、踝關節則沒有太多的變化。二、肌電圖資料中在踢向上方目標(目標1、目標3)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有較大的肌電活化訊號。建議:在肌肉的訓練,通常不會只針對某一肌群訓練,幾乎都下肢一起作訓練但本實驗也發現到一些小肌肉群如:脛前肌與腓腸肌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縮提供了腳踝穩定,進而增加命中率,因此藉由本實驗提供的數據與建議,能夠提供給選手與教練參考,進而善用與了解該部位肌肉收縮的特性,增加12碼罰球的命中率。Item 12週中強度漸進阻力訓練對高齡者賀爾蒙與肌肉適能之影響(2020) 林建廷; Lin, Chien-Ting背景:人類隨年齡增長,逐年有肌肉適能 (肌肉力量、肌肉質量、肌肉功能) 減退等問題,進而影響高齡者獨立生活能力,如走路緩慢與精細運動機能退化。伴隨老化現象所產生的肌肉質量降低,與血液低濃度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高濃度胰島素 (insulin)、腫瘤壞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介白素-6 (interleukin 6, IL-6) 有關。先前研究顯示阻力訓練能改善身體功能表現,但阻力訓練是否能有益地調控合成性及分解性賀爾蒙尚未完全釐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12週阻力訓練對健康高齡者的血液生化指標與肌肉適能的影響。方法:招募19名健康高齡者 (年齡67.9 ± 3.2歲) 隨機分派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從事12週漸進阻力訓練,控制組則維持日常身體活動。在介入前後進行賀爾蒙 (IGF-1, insulin, TNF-α, IL-6),與肌肉適能 (握力、肌肉質量、30秒坐站、計時起走測驗) 檢測。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實驗組前後測IGF-1。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insulin、TNF-α、IL-6、肌肉適能在不同組別與時間的差異情形。結果:12週介入後,IGF-1與基礎值比較無顯著變化 (p > .05)。Insulin、IL-6、肌肉質量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p > .05),主要效果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5);握力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p > .05),主要效果僅時間因子達顯著差異 (p< .05);TNF-α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p > .05),主要效果皆達顯著差異 (p < .05);30秒坐站、計時起走測驗交互作用達顯著 (p < .05),兩者實驗組後測顯著優於實驗組前測 (p < .05),且計時起走測驗實驗組後測顯著優於控制組後測 (p < .05)。結論:12週中強度漸進阻力訓練改善健康高齡者肌肉力量與功能及減少TNF-α濃度,但肌肉質量、insulin、IGF-1與IL-6則無變化。Item 12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和生活壓力的影響(2006) 林志祥; Chih-Hsiang Li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十二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的影響;並比較有無訓練兩組在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上之差異。本研究徵求40名國中女性敎師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29.9±5.8歲,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實驗組(20名)與對照組有20名。實驗組受試者接受十二週,每週訓練三天,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為55-65%最大心跳率。在訓練前後,研究對象皆接受健康體適能測驗(800公尺跑走、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及身體質量指數)與生活壓力問卷調查,受試者於實驗期間要求保持平時之日常生活作息。所得資料以中文版SPSS 10.0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t、共變數分析考驗。 結果如下: 1.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各項健康體適能項目皆有顯著進步。(P<0.05) 2.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生活壓力有顯著降低。(P<0.05) 3.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訓練後,兩組經共變數分析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之各項健康體適能皆優於對照組。(P<0.05) 4.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生活壓力優於對照組。(P<0.05) 十二週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敎師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有正面影響。 關鍵詞:法鼓八式動禪、健康體適能、生活壓力Item 12週跑走訓練對老年女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之影響(2012) 羅尹伶; LUO, YIN-LING目的:本研究目的探討12週跑走運動訓練對無規律運動習慣老年女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之影響。方法: 以21位健康無規律運動的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齡67.52 ± 2.44歲)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在訓練組(12名)與控制組(9名),訓練組接受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為保留心跳率40-60%的跑走訓練,對照組則維持原本生活習慣,所有受試者於12週前後分別接受YMCA電動負載腳踏車推估最大攝氧量、功能性體適能評估肌力、肌耐力、柔軟度、敏捷/動態平衡、2分鐘踏步走,以及認知執行控制Erikson Flanker測驗,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p<.05)。結果:在12週訓練後,老年人的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皆顯著進步(P<.05), 包括最大攝氧量(前測15.55 ± 3.26 ml/kg/min;後測19.15 ± 3.92 ml/kg/min、2分鐘踏步(前測133.67 ± 30.64次;後測143.67 ± 27.65次)、上肢柔軟度(前測1.96 ± 5.43cm;後測3.25 ± 5.25 cm)、上肢肌力(前測12.58 ± 2.02次;後測14.42 ± 1.62次)、下肢肌力(前測11.58 ± 2.31次;後測13.50 ± 3.26 次)、敏捷/動態平衡(前測 7.62 ± 1.54s;後測7.24±1.17s)、認知功能一致性(前測438.26 ± 56.12ms;後測408.64 ± 43.54ms)和認知功能不一致性(前測462.58 ± 67.36ms;後測 432.50 ± 50.04ms),訓練組的上肢肌力與認知執行控制也顯著優於控制組(P<.05)。認知執行控制與兩分鐘踏步有相關(P<.05)。結論:12週跑走訓練可改善無規律運動習慣老年女性的功能性體適能與認知執行控制能力。Item 16世紀以後中、日、韓的武藝身體觀比較研究--以明朝、江戶、朝鮮時期的武藝書為中心(2010) 朴貴順; Poh Guey Shuenn16世紀以降,中、日、韓刊行之武藝書數量龐大,其中以明朝的《紀效新書》、江戶的《兵法秘傳書》˙《武術早學》、以及朝鮮的《武藝圖譜通志》最具代表性。本研究以這四本書為基準點,透過書中之「圖」和「譜」的武藝(武藝動作和武器)、示範者的穿著、武藝教學,以及身體哲學的比較,用以呈現、討論中、日、韓對於武藝身體觀的傳承及異同點。 本研究首先重新檢視明朝的《紀效新書》和朝鮮的《武藝圖譜通志》的刊行過程,並從中考察中國武藝對《武藝圖譜通志》之影響;其次究明日本《兵法秘傳書》和《武術早學》的刊行過程以及其內容;之後從中檢討中國武藝對此三書的影響;最後,以《紀效新書》為中心,透過各國之武藝書來比較,探討三國的武藝身體觀。 本研究發現,四本書之中的圖與譜、示範者的穿著、武藝教學內容,以及蘊涵的身體哲學均顯示具有儒家身體思想的觀念。在明朝時期、江戶時期、朝鮮時期所刊行的四本書,都各有特色,可是日本和朝鮮的三本書均不乏是受到明朝《紀效新書》的影響,無論武藝、穿著、武藝教學與身體哲學等。而且,1592年壬辰倭亂的時候,從中國導入到朝鮮的儒家思想,進一步還導入到日本的歷史當中,並提供更好的根據。雖然,日本和朝鮮受到明朝的影響而刊行了兵法、武藝書,可是他們刊行的書籍不僅只是模仿,還加上各國的武藝文化特色,並貫通其中。Item 2002年世界殘障桌球錦標賽我國女子輪椅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分析研究(2004) 黃淑燕; Huang, Shu-ye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桌球國手之三段技術指標是否達到及格標準,以及桌球三段技術對得分率是否有預測效果。 本研究以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國手參加2002年世界殘障桌球錦標賽團體賽賽程為研究範圍,以桌球三段技術分析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桌球分段指標評估法來對我國殘障桌球國手的三段技術指標進行分析研究,並以逐步迴歸分析統計法求得桌球三段技術對得分率之預測效果。提供給國內教練作為訓練時的參考依據。依研究結果顯示: 一、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桌球國手的發球搶攻段之得分率、發球搶攻段之使 用率指標值為「及格」。 二、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桌球國手的接發球搶攻段之得分率指標值為「優秀」,接發球搶攻段之使用率指標值為「及格」。 三、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桌球國手的相持段之得分率指標值為「優秀」,相持段之使用率指標值未達及格指標。 四、研究結果顯示,一般選手的三段技術指標,亦適用於殘障輪椅桌球選手。 五、我國女子輪椅第五級桌球國手桌球三段技術的六個變數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項目是相持段之得分率(X5)。 六、桌球三段技術分析可以有效的預測得分率所得之預測方程式如下: 預測得分率之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 Ŷ=0.379Z1+0.312Z3+0.401Z5Item 2004年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動觀光吸引力、服務妥善性與忠誠度之研究(2005) 曹校章; Chou, Shiou-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之運動觀光吸引力、服務妥善性與觀光客忠誠度之情形,研究者以前往觀賞2004年宜蘭盃名校划船賽之觀光客318名為研究對象,透過「運動觀光吸引力、服務妥善性與忠誠度問卷」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2004年宜蘭盃名校划船賽具有一定程度的運動觀光吸引力;其服務妥善性亦能使運動觀光客感到完善與妥適 二、受測者反映前往觀賞原因確實會受到2004年宜蘭盃名校划船賽會活動所散發出來的吸引力所影響。而受測者認為賽會週邊的服務妥善性相關配合條件越完善,越能使運動觀光客無憂無慮的前往觀賞比賽。 三、2004年宜蘭盃名校划船賽運動觀光吸引力與服務妥善性間具有一定程度之相關性,且服務妥善性越高對於運動觀光吸引力有正面提升之效果。 四、『賽會活動規劃及時程』與『互補性休閒遊憩』對於忠誠度具有良好的預測力,未來針對提升運動觀光客之忠誠度可朝此方向進行規劃。 基於以上發現,建議未來主辦單位應強化產品規劃,滿足觀光客之需求;建構觀光客特性資料,設定目標對象進行完善市場區隔;提高規劃整合策略,帶動觀光產業發展;並朝向深植運動觀光的基礎內涵,建立相關的環境。而針對未來之研究可以臺灣地區大型運動賽會為主題,進行運動觀光之研究;並可併以深度訪談,以質、量並重的方式進行;且將研究對象擴大至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外籍觀光客等。Item 2006~2008年瓊斯盃籃球賽中華男子隊攻守技術分析(2010) 賴俊明本研究的目的為了解2006~2008年瓊斯盃籃球賽中華男子隊在三屆比賽中攻守技術表現與其他各國代表隊的差異情形。研究樣本採用中華國籃球協會所提供的攻守統計資料,勝負與得分為效標變項,17個攻守技術統計資料為預測變項,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廻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勝場與敗場的表現中,三分球投中數、二分球命中率、籃板總數、阻攻的差異達顯著性;與三屆冠軍隊的比較後,中華男子隊在與強隊對戰時,除了減少失分,並且維持得分數在83分以上,將會有更高的勝率;利用多元逐步廻歸分析發現中華男子隊的表現以阻攻最具預測力,其次為二分球命中率;而增加三分球的使用質量是世界趨勢。Item 2008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不同時機攻擊分析與探討(2009) 鄭強; Chiang Cheng本研究以2008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前四強優秀隊伍為研究對象,透過現場錄影方式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目的在瞭解本屆亞青女子前四強優秀隊伍不同時機攻擊運用及表現情況,經結果發現:(1)由各戰術型態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各項戰術型態在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2)由各進攻位置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二號、三號、四號位置在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3)由各扣球型態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在二段、A式快、B式快、C式快、D式快、平拉開、修正及團隊時間差扣球於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 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結論為前三波段進攻是爭取得分重要時機,另第一波與第二波防守反擊得分能力是影響競賽致勝關鍵,而防守接球品質,則會影響防守反擊組織進攻得分成效。Item 2008北京奧運報紙專刊之廣告內容分析(2010) 程汶葦; Chen Wen Wei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會),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最為大型的綜合運動賽會,奧運會受世人的重視程度,也因運動賽會行銷及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而日漸加深,成了世界運動迷關注的焦點。本研究以北京奧運會為研究範圍,並以國內四大報北京奧運報紙專刊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包含廣告量、廣告產品類別、廣告訊息內容、廣告訴求。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並以卡方檢定四大報之廣告內容差異,且採用深度訪談法瞭解廣告主之廣告策略。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北京奧運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量以蘋果日報為最多廣告量。在廣告語文型態中,大部分的廣告與奧運結合,出現與奧運結合字眼高達65.95%。顯示,廣告主刊登廣告時,會加入情感性奧運語言。 二、北京奧運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內容差異分析發現: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量達顯著差異(p< .05),以蘋果日報廣告量最多;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產品類別達顯著差異(p < .05),以蘋果日報之運動用品類為最多;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訴求達顯著差異(p < .05),以蘋果日報以感性訴求為最多;而廣告訊息語文型態內容未達顯著差異(p > .05),顯示,北京奧運四大報紙專刊之廣告訊息語文型態皆以奧運結合字眼為核心,四報間沒有差異。 三、廣告策略方面,廣告主以奧運為主軸,特別支配奧運期間之廣告宣傳費用,在廣告訴求、廣告訊息、廣告表現皆會以北京奧運為主,環繞著北京奧運的核心,利用國人對中華隊的支持,激起群眾對廣告的印象,為產品結合奧運情感之廣告,創作對產品或品牌有正向情感與定位的廣告。Item 2009年富邦臺北馬拉松選手參賽動機與環境屬性對參賽滿意度影響之研究(2010) 游智名; Chim - Ming Yu本研究旨在瞭解馬拉松選手在參賽動機、環境屬性與參賽滿意度之差異情形,並以參與2009年富邦臺北馬拉松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參賽動機量表、環境屬性量表、參賽滿意度量表以及人口統計變項四個部分。研究者是以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放450份問卷,回收問卷450份,剔除資料填答不全者,合計有效樣本為423份,有效問卷率為94%。回收資料以SPSS18.0進行資料處理,根據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式分析處理後,所得結論如下:一、年齡介於41-50歲且以男性為主要馬拉松參賽者族群;二、參賽者跑步年資以1-5年、每週練習3-4次、每次練習以1-2小時為主;三、馬拉松參賽者參賽動機以「社交」與「心理感受」為主要參賽動機;四、馬拉松參賽者環境屬性以「路徑」與「安全」為參賽主要考慮依據;五、馬拉松參賽者參賽滿意度以「身心因素」為最主要因素;五、參賽動機的「社交」、「心理感受」及環境屬性的「路徑」與「安全」對參賽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力。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馬拉松賽事主辦單位應針對年輕與女性運動族群進行推廣及宣傳,設計不同距離體驗組別、詳細規劃賽事路徑及結合現場運動產品公司促銷運動用品,吸引更多馬拉松愛好者參與,增加觀光經濟以及提升國際形象等,讓馬拉松賽事更具正面的活動價值。Item 2010世界盃女子拔河冠軍隊選手起步動作之動力學分析(2012) 翁子傑; Weng, Tzu-Jay本研究旨在探討2010世界盃女子拔河冠軍隊選手起步動作之動力學分析。我們對於起步動作(起動、下蹲、推蹬) 3個時期左右腳之間的差異感到興趣。透過10部Vicon MX13+ System紅外線高速攝影機(250Hz)紀錄3D運動學數據,並以Vicon Nexus 1.6.1軟體進行運算。動力學數據是由2塊Kistler 9281測力板(1000Hz)所收集,並利用Excel軟體計算。所有的變量,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統計法,比較起步動作三個時期之間的差異;另以無母數曼-惠特尼U檢定,分析比較左右腳之間起步動作的差異。所有的變量以SPSS 12.0統計軟體進行測試,顯著水準訂為.05。結果顯示如下:起步動作開始以下蹲的持續時間最長。地面反作用力與重心呈負相關,地面反作用力增加,重心下降。推蹬動作完成後,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伸展,則地面反作用力值增加。下蹲期開始,左腳地面反作用力明顯大於右腳,左腳也顯著比右腳快(P<.05)。在下蹲期的衝量,左腳明顯大於右腳衝量(P<.05)。Item 2012年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選手比賽技術分析之研究(2015) 陳偉生; Tan, Wie-Seng本研究目的為探討2012 年倫敦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選手吳靜鈺,於四場比賽中技術之分析。本研究透過觀察選手四場比賽之錄影帶,以事件紀錄法登錄選手攻擊型態、攻擊技術與得分之動作次數,進行描述統計與次數分配百分比之分析。所獲得結果:一、比賽攻擊型態表現:是一位主動攻擊選手,並以右腳與前腳為主要攻擊型態。攻擊慣用腳以右腳為主,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對戰站姿居多,以右前腳攻擊中端或上端為主要戰術。前腳下壓特別優勢,速度特別快。 二、比賽攻擊技術表現:以旋踢為主要攻擊技術,下壓為其次。攻擊技術旋踢、下壓、前踢、側踢主動高於被動。旋踢在慣用左右腳差異不大,下壓、前踢、側踢、後踢、後旋踢慣用右腳高於左腳。旋踢、下壓在慣用前腳高於後腳。攻擊上端以下壓為主要攻擊,下壓上端技術特別優勢。三、比賽得分技術表現:得分效益以主動攻擊為主要,而慣用右前腳上端得分最佳,下壓與旋踢技術為主要得分。得分以右腳前,左腳後為主要得分對戰站姿,且有佳得分能力。攻擊上端之得分率成功最高,擁有優質的上端攻擊能力。成功率以後旋踢攻擊最高、其次後踢,次之為下壓,最後為旋踢。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以瞭解2012 年倫敦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 公斤級金牌選手技術運用之外,更對於跆拳道技術發展有正面的影響,建議未來研究持續蒐集比賽資訊,建立選手比賽成績檔案,加強各層級跆拳道競賽資訊蒐集與分析,提供教練與選手對跆拳道攻擊型態、技術與得分進行評估,提升跆拳道運動之水準 。 關鍵詞:跆拳道、攻擊型態、攻擊技術、得分數、成功率Item 2013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觀眾觀賞動機與觀賞滿意度之研究(2014) 李世雷; Shih-Lei Lee本研究之目的係探討與實證研究,2013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觀眾觀賞動機與滿意度之現況,並比較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現場觀眾對觀賞動機與滿意度的差異情形和相關情形。透過問卷調查法,以2013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現場觀眾為研究對象,並以「國際衝浪公開賽觀眾觀賞動機與滿意度調查問卷」做為研究工具,採取立意取樣方式實施。根據調查所得有效問卷387份,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及典型相關分析統計方法進行實證資料分析,以下為結論與建議: 一、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發展現況之人口統計變項中,現場觀眾以男性占多數,年齡介於21-30歲之間,學歷為大學畢業、未婚,職業大多為軍公教人員,賽會訊息則是以社群網站取得資訊最多。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觀賞動機與觀賞滿意度之差異性: (一)年齡在觀賞動機、觀賞滿意度上的差異最大。 (二)學生、軍公教族群是參與最多之群體,相較於滿意度得分上稍微低於其他職業,推論這兩種職業對於賽會活動的要求較高。 三、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國際衝浪公開賽的相關情形,觀賞動機與滿意度呈現正相關: (一)第一典型相關:觀賞動機的個人喜好、社會聯繫與觀賞滿意度的專業人員表現、環境品質呈現正相關。 (二)第二典型相關:觀賞動機的運動美感、專業成長與觀賞滿意度的場域設施呈現正相關。Item 2016奧運女子跆拳道得分率與臺灣優秀女子選手前腳勾踢動作分析(2017) 李祥亮; Li, Xiang-Liang跆拳道(Taekwondo)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時也為臺灣亞運和奧運的重點奪金項目,勾踢技術是新規則以及電子護具產生後的一項新的得分技術,現被越來越多的選手用於實際比賽中。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跆拳道競賽得分統計與臺灣優秀女子選手勾踢技術的動作特徵與差異,及其生物力學參數對踢擊表現之影響,以作為勾踢動作訓練及指導之參考依據。方法:本研究以2016奧運女子49、67公斤級比賽錄影作為得分技術統計並予以分析。以12名臺灣女子跆拳道優秀選手為受試對象(年齡:21.6±3.7歲;身高:171.3±5.8公分;體重:60.6±8.6公斤;訓練年限:11.8±3.7年)。利用兩臺德國制KISTLER 9281(60x40)測力板兩塊(1000HZ),十部VICON高速攝影機(200HZ)和KP&P電子護具,同步收集受試者左右腳、中端上端動作過程中運動學和動力學資料。統計方法主要以SPSS22.0相依樣本二因數變異數分析方式來進行統計,若相互作用未達顯著則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做考驗,相關檢定各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對踢擊表現之影響。結果:一、2016奧運女子49、67公斤級選手的得分技術統計,選手勾踢使用率僅次於橫踢、側踢、下劈。二、動作完成時間方面:前腳勾踢中端明顯大於上端,而左右腳之間無明顯差異。三、攻擊高度方面:中端平均高度左腳1.20±0.05m,右腳1.27±0.16m。上端平均高度左腳1.66±0.04m,右腳1.62±0.05m。四、攻擊腳關節角速度方面:左腳勾踢關節活動角度大於右腳,右腳勾踢上端動作時關節活動角度較其他相比最小,在踢擊時膝關節達到最大值所用時間上明顯看出,左腳中端所用時間最短,而其他無明顯差異。五、中端高度小於上端高度,踢擊力量右腳大於左腳。六、前腳左右腳勾踢上端要明顯大於左右腳中端,根據踢擊高度的不同,上端動作踢擊時重心偏向支撐腳,所需要的力量也不同。結論:在現在國際比賽中運用勾踢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隨著規則和護具的改變,技戰術要求,勾踢技術也會成為主流得分技術。Item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賽後代言之效果-以適配假說探討(2019) 李品萱; Lee,Pin-Hsuan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於2017年8月19日盛大舉行,我國各項目選手表現優異,以26金、34銀以及30銅的佳績來結束本屆賽事,並透過媒體的報導與宣傳,使選手們人氣迅速攀升格並受到各界的關注。因此世大運選手們並沒有因為賽事的結束而隨之然消失,反而因高升不降的人氣讓許多企業見了新的商機,選手們在賽後接下了許多廣告代言等,這樣的狀況在臺灣實屬難得,此現象就像是這次臺北世大運所帶來的一股熱潮。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藉由適配假說的概念來探討2017臺北世大運賽後選手們帶來的廣告代言效果。透過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受試者人口統計變項、運動代言人適配度、消費者對代言商品之態度、選手形象效益以及購買度效益等變項差異與關聯性,共回收404份有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以女性、21-30歲、大專/大學、學生以及可支配零用錢在1,5000以上人群為居多;不同性別在適配度與購買效益構面中有顯著差異;購買效益與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廣告效果與購買效益呈現顯著關係。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聘請運動員擔任代言人時,應凸顯出運動員的特色以及加強該品牌或商品的形象宣傳,增加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傾向提升購買意願與消費者改購其代言商品的可能性,並在宣傳方面多以女性做形象宣傳,提升女性消費者之購買效益,方能產生有效的廣告效果效益。Item 3×2 成就目標對競賽狀態焦慮強度與方向性之預測(2016) 王柏鈞; Wang, Po-Chun有關成就目標理論的研究大多以 2×2成就目標架構為主軸,但近期的研究中證實2×2成就目標存在著理論概念化爭論,以精熟目標定義不明確為其重要,因此Elliot、Murayama 與 Pekrun (2011) 提出了3×2 成就目標模式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本研究目的:以成就目標新觀點: 3×2 成就目標,來探討競賽狀態焦慮強度與方向性之預測情形。本研究參與者為大專甲組代表隊選手,共 250 位。其中男生135位、女生115位,平均年齡為:20.24 歲、平均訓練年資為:9.25 年。本研究採用調查法,以「3×2 成就目標量表」、「競賽狀態焦慮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分為兩個時間點施測,第一次在練習時施測 3×2 成就目標量表、第二次在比賽前施測競賽狀態焦慮量表,資料收齊後在進行統計分析,以基本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績差相關、多元迴歸進行各項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個人逃避目標與他人逃避目標能夠正向預測競賽狀態焦慮強度。在競賽狀態焦慮方向性上,個人逃避目標能夠顯著的負向預測。由此得知選手認為自己無法超越過去的表現或不具備未潛能時會有較高的焦慮而且此焦慮會阻礙於表現,以及選手害怕自己是常模能力低下時也會產生較高的焦慮情況,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了討論,亦對於實際應用上與未來研究方向上進一步提出建議。Item 4週瑜伽訓練改善肩關節功能的效益(2024) 簡沁琳; Chien, Qin-Lin研究背景: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轉型使生活型態發生改變。長期活動量少,只以手部操作工作或娛樂,易肩膀僵硬酸痛,長期忽略可能導致肩關節不適與發炎。目的:本研究為了解瑜伽是否具舒緩人體肩部緊繃作用,藉瑜伽介入後肩關節活動角度與痠痛不適表現,評估瑜伽訓練介入後對肩部影響。方法:招募 24 位高齡且肩痛及無力指數量表((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 SPADI)篩選 40~70分肩關節僵硬及酸痛問題者。納入條件包括:肩膀疼痛持續三個月以上;疼痛指數3~7/10 (0分無痛,10分最痛);做外展與外轉肩膀時疼痛。受試者瑜伽訓練4週,每週兩次,每次60分鐘。四週後以Micro FET3電子關節角度檢測儀量肩關節活動度,並以疼痛指數評估主觀肩部整體疼痛。整體瑜伽訓練介入前(第0週)、後(第4週),測量受試對象肩關節之屈曲、伸直、內轉、外轉、外展、內收活動度。若測量未達測量執行標準則重新測量,直到達成測量標準。整體瑜伽訓練介入前、後計進行2次測量,每次測量3遍,數據採用標準差作統計分析。統計方式則用成對樣本t檢定與獨立樣本t檢定,檢定不同組受試者與其訓練前後肩關節功能的差異。統計顯著水準訂為 α=.05。結果:實驗組受試者肩關節屈曲(t=-5.09, p<.001)、伸直(t =-4.51, p <.05)、外轉(t =-3.08, p <.05)及外展(t = -3.24, p <.05)等活動度顯著提升,雖主觀疼痛指數未達顯著水準,但仍呈現下降趨勢,顯示瑜伽介入明顯改善關節活動度。未參與瑜伽介入的對照組受試者在肩關節伸直 (t = 3.51, p < .05) 和外展 (t = 2.45, p < .05) 方面,後測表現高於前測。結論:短期瑜伽訓練顯著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範圍,且疼痛程度有下降趨勢。未來研究可延長介入為8~12週,以期達效果更佳。Item 5E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童在情境興趣、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之效應(2014) 涂馨友; Hsin-yu T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5E探究式教學在籃球課程之實施,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情境興趣、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之影響。研究採準實驗設計,量為主質為輔之「主-輔式設計」研究方法,透過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臺北市某國小兩班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 (n=22),另外一班為對照組 (n=20)。兩組學生分別接受8週,每週2次40分鐘的籃球課程。本研究透過「情境興趣量表」、「判斷力測驗」與「籃球測驗」等量化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輔以討論單、學習單、半結構式訪談與觀察等質性資料進行資料分析。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多變項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其差異性與解釋力,統計顯著水準訂為α=.05;質性資料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以輔助詮釋研究結果。結果顯示:(一)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情境興趣之新奇、挑戰與專注需求等構面達顯著效果,質性資料顯示5E探究式教學對情境興趣有所提升;(二)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決策能力未達顯著差異,從學習歷程的改變來看,本研究學童在運動競賽策略的提升較不明顯;(三)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籃球技能之運球有顯著的效果,從質性資料中發現,學童在籃球技能表現有進步;(四) 實驗組不同情境興趣者在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皆無顯著差異。(五) 實驗組學童的專注需求、反應時間與答對率對動作技能具顯著的預測力,在教師的提問之下,能引發學習者專注思考問題的答案,可能有助於動作技巧的精緻化。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針對5E探究式教學在教學實務以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Item 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2008) 蔡友文; Tsai Yu-Wen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 日期:97年6月 研 究 生:蔡友文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比賽中使用之技戰術。以97年全中運國女組前三量級前四強選手為研究對象,在比賽期間以現場實況錄影,事後紀錄整理進行分析,所分析之技戰術型態包括前三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及成功得分率情形;不同量級及不同回合的選手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之差異。研究結果有三:(一)各量級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以旋踢為最高其次為下壓。慣用腳依序為右後、左前、左後、右前。成功得分率以下壓為最高13.7%。(二)不同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及慣用腳使用有顯著性差異。假動作使用及犯規次數是有差異的。得分上是沒有差異性的。(三)不同回合之選手的攻擊形態是沒有差異,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的次數是沒有差異的,以旋踢為最高。慣用腳皆以右後腳及左前腳為主要攻擊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上沒有差異。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了解目前國中女子組比賽中各項技術之運用外,更可提供國內各級學校代表隊進行訓練上的參考,以提升我國跆拳道運動的水準。 關鍵詞:跆拳道、攻擊動作型態、假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