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動心理技能訓練對警方特勤新生射擊成績、運動心理技能之影響(2022) 高偵喨; Gao, Zhen Liang緒論:運動心理技能訓練已經被證實運用於運動員有良好的成效,而另一種活躍於不同場景的族群-戰術運動員,如軍、警、消、海巡等特別單位,同樣需要於特定情境發揮良好表現。相較於針對競技運動員之豐碩研究成果,目前對於戰術運動員之心理技能探討並不豐富,且皆非台灣本土文獻;,運動心理技能是否能應用於我國之戰術單位,亦有待實證性研究探討。本研究旨在驗證運動心理技能訓練對警察特勤新生能否有效提升其運動心理技能以及手槍、步槍射擊成績。方法:以組別為自變項 (X年維安特勤培訓隊第1階段受訓學員作為實驗組,實施心理技能訓練,實驗組共24名;以X+1年維安特勤培訓隊第1階段受訓學員作為控制組,無實施心理技能訓練,控制組共20名),手、步槍之射擊成績前測、渥太華心理量表分數前測作為共變項,其後測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經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渥太華心理技能量表在排除前測的影響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 F (1,41) = 5.43,p< .05;手槍射擊成績在排除前測的影響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存在;步槍射擊成績在排除前測的影響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存在。結論:本研究顯示運動心理技能訓練介入對實驗組、控制組射擊成績 (能力) 並無顯著差異,但對於運動心理技能有顯著提升,針對其他任務型態各異的戰術運動員 (軍、警、消、海巡),穩定的心理技能也是戰術運動員所必需的,心態與韌性是達成任務的關鍵,建議相關實務訓練單位可以參考並予以應用。Item 國中生的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之研究(2013) 王中邦; Wang Chung Pang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是否有較佳的學業表現。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樟樹國中101學年度九年級之在籍學生,平均年齡為15歲,排除特殊生與研究資料缺漏之學生後,採計男生196位,女生173位,男女生合計共36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段考前一個月內測量受試者之心肺適能(800公尺與1600公尺跑走測驗)以及請受試者填寫壓力知覺量表,再收集學生第一次段考之國文、英文、數學等三科主科的段考成績,所得到的數據與資料以皮爾森績差相關、曲線估計以及單因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三者之間的關係及差異。研究結果: 1.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其學業表現顯著優於心肺適能較差者 (p<.05);2.壓力知覺與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之關係皆呈倒U形曲線 (p<.05)。3.心肺適能較差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也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 (p<.05)。4.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以及三科成績之總平均皆顯著高於本研究在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中的其他組別 (p<.05)。結論: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為中等的學生有較佳的學業表現。Item 生命壓力的試煉-球場與職場的連接(2014) 洪國銘現代社會過度以績效、優質、卓越為生命價值的依歸;在高競技的球場與高競爭的職場中,使生活日漸緊張、失落,迫使情緒控管失衡、生活模式變異,並浮現自我懷疑、退縮、憂鬱、逃避、自我摧毀…等壓力反應,使生命也失去原本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回溯研究者生命在球場到職場的試煉中,長期處於壓力模式的訓練,不斷面臨許多考驗、挑戰與衝擊,倍使身心感到壓迫與不適,經由身體的調適與控制經驗,使個體適應球場及職場壓力的張力,進而訓練出及堅強與超越平常之容忍限度的抗壓能力。從球場到職場上,面對壓力,唯有以接受、面對、處理及追求突破的方式,用堅忍不拔的鬥志,為目標奮鬥的拚搏精神,力圖自我實現的堅毅信念,才能使生命從艱困的狹縫中成長,展現出生命的堅韌性。因此,生命中因球場到職場上的壓力試煉,有意無意間竟也延展了生命的深度,更成為生命中寶貴的經驗。本研究透過文獻閱讀與敘說研究的方法,將球場到職場的壓力反應層次,重新拆解、剖析與組合,歸納出:生理、行為、心理、心靈等反應模式。經回溯、整理後發現,球場場域和職場場域,雖然不同,一為可自由決定進出、追求象徵成就的遊戲場;另一為背負真實世界壓力,身處養家活口的工作場域。但是生命在兩個場域的壓力來源、壓力反應、壓力處理、生命感受,的確有許多相識之處,彼此有很多共通、可互相轉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