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籃球組織戰進攻之性別與勝負差異
    (2021) 劉冠毅; Liu, Kuan-Yi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籃球進攻組織戰開始時間、進攻時間、得分方式及成功率, 並探究性別與勝負隊伍之差異情形。方法:以 109 學年度大專院校籃球聯賽公開一級隊 伍為觀察對象,分析籃球組織戰的進攻情形,共計 140 場賽事 (男:77 場、女:63 場), 蒐集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克-瓦二氏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獨立與 相依樣本 t 檢定及卡方進行分析。結果:(一) 男女子組織戰開始時間及進攻時間在賽事 階段有達到顯著差異;(二) 得分方式在性別有顯著差異存在,且三分球和禁區的出手投 籃次數皆是男生高於女,但在兩分球則無;成功率在性別亦有顯著差異存在,同樣在三 分球與禁區的成功率皆是男生高於女生,而在二分則無;(三) 組織戰開始時間在勝負隊 伍有達到顯著差異,不過,在進攻時間則無;得分方式在勝負隊伍之間有達到顯著差異; 而成功率在勝負隊亦有顯著差異存在,且三分與禁區的成功率顯示勝隊高於負隊,在二 分成功率則無。結論:(一) 男子及女子組織戰開始時間及進攻時間,皆會因不同比賽階 段而有所變化;(二) 組織戰得分方式與成功率在性別上皆有差異存在,男子組較女子組 偏好在三分線和禁區出手投籃,但在二分出手兩者皆沒有差別;同樣地,成功率在性別 上是有差異存在,且男生在三分及禁區的成功率皆是優於女生;(三) 組織戰開始時間在 勝負隊伍是有差異存在,勝隊慢於負隊;而勝負隊伍的進攻時間則沒有差別;得分方式 及成功率皆是勝隊優於負隊,即為攸關勝負結果之因素。
  • Item
    板凳教練致勝之道:籃球進攻技戰術動態分析
    (2011) 曾國棟; Kuo-Tung Tseng
    傳統教練單憑直覺、經驗評斷比賽勝負的因素,現今透過系統觀察紀錄,提供教練客觀數據、可靠的訊息之下,使教練在臨場指導、賽後檢討、訓練評估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提供有效的回饋。研究目的:探討籃球比賽過程中得分方式、進攻型態、進攻型態與得分方式之關係、攻守轉換時間之運用。方法:觀察紀錄2010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男子組,共計21場賽事。結論:1.得分方式,禁區為比賽中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佔整體投籃次數五成,顯著高於三分球與中距。另外,在三分球命中率與中距離命中率未有明顯差異,使得三分球投籃次數顯著高於中距離,顯示禁區攻防在比賽中扮演重要、關鍵的角色。中華隊得分方式以三分球投籃次數最高,其次為禁區,與其他各隊迥然不同。2.組織進攻在比賽中次數最高,顯著高於快攻與快打戰術。近年強調快打戰術,命中率與組織進攻未有顯著差異,快攻仍是命中率最高、最有效率的進攻型態,且下半場快攻次數顯著高於上半場。3.快攻得分方式以禁區為主,快打戰術則以禁區與三分球皆為主要的得分方式,同時三分球命中率在快打戰術時最高。4.籃球攻守轉換朝向短時間、快速發展,在2秒內完成攻守轉命中率顯著高於轉換時間2秒以上。動態紀錄呈現比賽中豐富的內容,瞭解行為決策的過程,對單一球隊的分析是瞭解各隊特色、球風,作為對戰策略的方法。 比賽的結束是時間的結束卻是資料建立的開始,透過詳實的動態紀錄分析、檢討與回饋,提供重要的訊息,指引明確的方向,讓國內籃球朝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