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閱讀理解能力與數學能力對小學六年級低成就學生在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之影響
    (2010) 張祐瑄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閱讀理解能力與數學能力對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生的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的影響。藉由放聲思考法及結構式晤談蒐集每一位學生在「朗讀流暢度」、「關鍵句型的理解」、「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文字題列算式的表現」、及「算術能力」等五個變項之表現。其中,「朗讀流暢度」和「關鍵句型的理解」與閱讀理解能力有關,因此擬以此兩個變項瞭解閱讀理解能力對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的影響。「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文字題列算式的表現」、「算術能力」與數學能力有關,因此擬以此三個變項瞭解數學能力對數學文字題解題表現的影響。研究對象為九十位國小六年級學生。研究者先以「中文年級認字量表」、「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和數學成就表現將學生分為數閱低組、數低組和數閱一般組,每組各三十人。最後,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比較三組表現的差異。   研究結果如下: 一、數閱一般組:數閱一般組之所以能夠成功解題,主要是因為認字效能佳,也能夠理解數學文字題中的關鍵句型,在閱讀數學文字題時,能掌握數學概念,並根據數學概念列出正確的算式,並具有良好的算術能力運算正確的結果。 二、數閱低組:造成此組數學低成就的原因除了數學概念掌握度不佳之外,還有認字效能不佳,以及無法理解數學文字題中的關鍵句型,在閱讀數學文字題時,無法掌握數學概念,無法根據數學概念列出正確的算式,並且算術能力亦不足。 三、數低組:數低組在解數學文字題時,由於無法理解數學概念,即使學生能回答數學概念的定義,仍無法順利應用相關知識列出正確的算式。此外,數低組的學生除了數學概念的應用能力不佳之外,算術能力亦不足。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對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詞素覺識教學與推論策略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表現之影響
    (2015) 張祐瑄; Chang, You-Hsua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閱讀成分教學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詞素覺識能力(詞素區辨覺識、釋詞覺識、構詞覺識、構詞規則覺識)、詞彙能力、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與閱讀理解表現是否有提升效果。本研究分別以詞素覺識和推論兩種閱讀成分設計三種教學課程,採準實驗設計以國小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三個實驗組,分別接受詞素覺識教學課程(實驗組一)、推論策略教學課程(實驗組二)、詞素覺識與推論策略混合教學課程(實驗組三);另有控制組不接受任何教學課程。   研究結果顯示,在「詞素覺識教學組」中,詞素覺識教學對該組學生的構詞覺識能力有增進效果,但是對詞彙能力與閱讀理解表現均無顯著增進效果。在「推論策略教學組」中,推論策略教學對該組學生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與閱讀理解表現皆有增進效果。其中,該組學生於中測時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即有顯著增加,此效果亦延續至後測時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在「詞素覺識與推論策略混合教學組」中,詞素覺識與推論策略混合教學對該組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有增進效果,但是對詞素覺識能力、詞彙能力、推論能力與閱讀理解表現均無增進效果。其中,在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方面,該組教學於中測時即有增進效果,且此效果亦延續至後測時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而本實驗的控制組在實驗前、中、後測的詞素覺識能力、詞彙能力、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閱讀理解表現均沒有進步。   此外,各依變項在前、中、後測的趨向分析結果顯示,「詞素覺識教學組」的構詞覺識能力之進步情形呈現直線趨向;「推論策略教學組」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閱讀理解表現之進步情形呈現直線趨向。其中,隨著教學時間愈長,「詞素覺識教學組」的構詞覺識能力愈佳;「推論策略教學組」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閱讀理解表現隨著教學時間愈來愈佳。由此可知,於國小三年級實施詞素覺識教學,能夠增進學生的構詞覺識能力;實施推論策略教學,則能增進學生的推論策略使用頻率、推論能力與閱讀理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