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社會情緒學習在臺灣推動現況暨其對兒童社會情緒學習、 學習動機、主觀幸福感影響之研究(2022) 林秀玲; Lin, Hsiu-Ling社會情緒學習(SEL)是由美國學業、社交與情感學習協作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CASEL)所提出,包含了五個核心能力: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係和負責任的決定。本研究將針對SEL探討課綱、教學、工具與課程。本研究共獲得以下四個成果:研究一使用質性內容分析法,比較臺灣綜合活動和美國伊利諾州SEL課程設計,比較後發現有四點相似:三大學習主軸、提供安全支持的情境、強調覺察與探究、重視師生共同學習,對於未來透過綜合活動推動SEL有以下五點建議:針對五大核心設計課程、收集合適的教學資源、針對不同年級發展課程、推動教師培訓或研習、開發可驗證SEL教學成效的工具。研究二透過採訪8個SEL教學得獎的老師,經質性分析後得出以下五點:SEL是以情緒覺察為首要的人際互動學習、實施過程要強調體驗與示範、可提升學生情緒覺察、情緒管理與自我效能、需面對教學與輔導的挑戰。研究三旨在探討小學生之社會情緒學習表現,以臺北市小學生為樣本對象,並經由自行編制的社會情緒學習量表進行問卷施測,全部回收有效問卷為220份。在信度方面,各分量表具有可接受到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 .88~.91)、全量表Cronbach’s α係數為.96,穩定的重測信度(rs= .74~.85),以及理想的組合信度(.62~.85)。經分析發現,本量表與焦慮、違規行為、學習動機、幸福感均達顯著相關,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可做為評量學生SEL表現的測量工具。研究四使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結合綜合活動課程,為高年級小學生設計SEL課程(5週),透過準實驗研究,證實實驗組學生在「社會情緒學習」、「學習動機」、「焦慮」、「違規行為」、「主觀幸福感」等表現,均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之表現。Item 小學生未來時間觀、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2014) 林秀玲; Hsiu-Ling Lin本研究共分兩大部分,研究一以研究者翻譯並獲得授權之未來時間觀量表,以及劉政宏(2010)所編制的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建立中文化量表的信效度。在信、效度的部分,本量表重測信為 .77~ .95,而Cronbach α係數為 .74~ .85,兩者皆達.001顯著水準,顯示本量表的穩定性佳及內部一致性良好;而建構效度部分各項整體適度指標均達到標準,顯示本量表整體模式適配情形頗為理想。 研究二旨在探討小學生未來時間觀、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採用編譯完成之未來時間觀量表,採用「問卷調查法」來進行研究,樣本涵蓋全台灣北、中、南、東四區域的小學四到六年級,依照各地區小學生在全國的比例,共抽樣十一間小學人數約1136位,完成小學生未來時間觀與學習動機、學習成就之調查。 研究發現主要結果發現如下: 一、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小學生的未來時間觀之差異情形 1. 社經地位中上、父母民主式管教方式、良好親子關係、正向家庭氣氛、父母主動談論未來等背景變項的小學生未來時間觀狀況較佳。 2. 年級越高,未來時間觀顯著較佳;性別、排行、地區、補習等影響不顯著。 二、 小學生未來時間觀會透過學習動機影響學習成就的表現 1. 未來時間觀與學習動機有顯著中度正相關,其中以分量表「延伸性」對學習 動機的預測力最佳;未來時間觀與學習成就有顯著中度正相關,其中以分量 表「連結性」對學習成就的預測力最佳。 2. 小學生未來時間觀會透過學習動機影響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可見提高未來時間觀,將會提高學習動機,進而提高學習成就。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提供家庭、學校以及教育研究上的具體建議,以做為後續教育及未來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