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肢體劇場《風暴》為例探究劇場配樂
    (2023) 傅晨娟; Fu, Chen-Chuan
    本研究為肢體劇場《風暴》的音樂製作解析,並探究如何以音樂服務舞蹈與戲劇。肢體劇場《風暴》裡有五段音樂,其中三首曲目使用合成電子樂製造出音效類的配樂,兩首使用現場樂團來演奏,編制為四重奏:雙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六重奏: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以五首配樂作品搭配充滿戲劇性的舞蹈,分五個段落敘述人們心中對權力、自我意志的堅持與賦予,貪婪、悲憫或殘暴的性質在個人與群體之中緩緩醞釀,隨而爆發。藉由分析音樂、舞蹈、戲劇在作品裡的角色扮演及製作方式的先後順序與媒介,探討將三者完好融合的方法,接著解析肢體劇場《風暴》的音樂創作過程,以及回顧整個劇場作品的製作過程,論述音樂與戲劇實際結合之經驗與反思。希望能透過此次創作與實務的展演提供讀者們關於肢體劇場、沈浸式劇場新的製作方式與素材,給音樂創作者能更有效地將音樂與其他元素結合,在製作劇場配樂上有更多的想法。
  • Item
    獨立音樂宅製作研究及應用—以樂團專輯《永晝飛船》為例
    (2023) 柯元喆; Ko, Yuan-Che
    獨立音樂在這個逐漸多元分眾的時代,已經越來越能跟主流市場的流行音樂分 庭抗禮,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所謂的獨立音樂又或者流行音樂的界線也發生了許多改 變。筆者以製作人員多寡與成本高低甚至是音樂作品的創作自主程度作為劃分獨立 與流行的分水嶺。時代的發展不只是改變了流行與獨立的界線,甚至是音樂製作上的差別。很多 時候,創意的發揮往往會因為技術層面甚至是經濟層面而受到阻礙。在數位音樂蓬 勃發展的時代之前,基本上都以最專精某項能力而在業界得以生存。在細分工時代 到現在可以一人作業的時代中間經歷了多少變革?對於這個時代的年輕製作人有 著什麼影響?又或者對於原本業界人士有著什麼樣的衝擊呢?甚至因為現在的門 檻降低,那要做到怎麼樣的水準才符合現時代的水準呢?本篇詮釋報告以筆者自己的創作樂團「桑尼 Sonnie」專輯《永晝飛船》為例, 並探討與研究宅製作(數位音樂)所延伸之獨立音樂的現況以及未來,同時就以此 專輯來說明其創作理念、過程及與宅製作(數位音樂)有關之技術與想法,如製作 過程所使用之樂器、音色、虛擬樂器、效果器及硬體設備,最後再以專輯中各個曲 目作為實例統整與分析。
  • Item
    跨界音樂之探討與實踐—以流行大提琴演奏專輯《Fioritura》為例
    (2021) 李庭州; Lee, Ting-Chou
    本篇書面報告將以筆者自身所創作之流行大提琴演奏專輯作為範例,並於文獻探討中討論跨界音樂在現今的意義與原因,以及分析當代與大提琴有關的跨界音樂案例,同時就此專輯來說明其創作理念、創作過程、及相關之數位音樂和音樂製作技術,由實務面的角度來探討製作流程中的細節,如創作過程中所使用之相關軟、硬體工具等,最後再針對專輯中的各首曲目,進行音樂製作相關資料之統整與創作分析。
  • Item
    電吉他彈奏技巧與詮釋分析—以《阿岑的冒險之旅》專輯為例
    (2022) 吳思岑; Wu, Ssu-Tsen
    此篇詮釋報告將以《阿岑的冒險之旅》專輯為範例,針對作品當中電吉他部分的演奏技巧及音色表現進行詮釋分析。研究方式會從六首作品的創作背景、調性、曲式架構著手,對於作品當中電吉他音色的挑選、在不同曲風中擔任的角色、節奏及演奏的技法等等層面進行解析,且附上譜例以及工作檔。其中三首作品為筆者個人創作,從無到有的創作、編曲、錄製以及後製,皆由自己完成;另外三首,則由筆者及家人和碩班同學之共同創作,筆者分別負責創作、編曲、錄製、後製等工作。
  • Item
    獨立音樂專輯「綠蕨」數位行銷與數位發行之應用與研究
    (2021) 游甯婷; Yu, Ning-Ting
    音樂為文化產業中流通性較高、無語言國界限制、容易取得傳唱也成為人們休閒娛樂很重要的一項產業。隨著數位時代來臨,加上臺灣行政院政策「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方案推動下,行動載體的普及和網路媒體的活躍,帶動數位市場的蓬勃發展,在唱片業中數位串流也成為音樂載體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產品。數位音樂與科技進步,兩者並進發展至今已徹底顛覆了唱片產業以往的銷售模式及行銷方向。  本研究將過去市場上的各式資料蒐集與彙整,藉由探討數位科技下之行銷 策略,並且利用行銷分析手法分析數位平台與獨立樂團之間的市場反應。藉此 了解市場變化及消費者喜好,從數位發行的方向討論,應用於獨立音樂專輯 「綠蕨」,進而提供獨立樂團「綠蕨樂團」之行銷策略及執行建議,並與實務做 結合應用之。